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文章对于日本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化学史》进行了分析评论,认为该书具有的主要特点是:(1)时代性,概括了直到1992年以前的最新研究成果;(2)严谨性,运用文献丰富,以求得出严密结论;(3)辩驳性,注意从不同见解的争论中进行阐述,自然得出结论;(4)社会性,注意把化学发展置于整个社会中考察,揭示深层动因;(5)比较性,注意把中国化学发展置于世界范围考察,体现中国的特点和作用;(6)形象性,运用相当丰富的图片进行叙述,具体、生动;(7)日本视野性,以日本学者特有的角度阐述中国化学发展,具有独到之处。文章还指出了该书一些需要改进和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当前学术界关子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内容及其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等问题的争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几种不同看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和论证了自然辩证法这门学科具有哲学和自然科学“混血”的两重性的特征;还对自然辩证法研究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促进其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
5.
关于亚里士多德和波义耳两个元素概念的历史重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总结了自然哲学们探索万物本原的思想成果,提出了与波义耳“近代元素概念”表述极其相近的古代元素概念,只是由于长期无人挖掘、论述而被埋没,以致引起了一些历史误解,需要消除。为此,本文讨论了亚里士多德和波义耳两个元素概念的历史重整问题,以填补空白,消除误解,恢复历史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6.
在已有的化学、化学史和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分析指出,我国化学哲学研究中有关化学的定义等6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应当加强化学和科学的人文内容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当1945年耳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失败时,日本经济已处于全面崩溃的境地。全大中城市除北京都和奈良两座古城外,几乎全部毁于战火。  相似文献   
8.
廖正衡 《科学》1990,42(1):52-56,48
  相似文献   
9.
关于化学的定义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子化学的定义,据初步查阅到的文献看来,国内外有20多种不同的提法,至今仍未获统一,影响着化学的发展。现将这些提法划分为五类,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尝试的定义,供大家讨论。(一)笼统式的定义这一类的定义比较原则和一般化。比如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提到,“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日本的《万有百科大事典》中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学问”;美国的大百科全书(EA)中认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变的科学”,等等。  相似文献   
10.
科学学,即关于科学的科学,做为研究自然科学本身的一门学问,从六十年代以后就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各国科学家和科学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因此,化学学,即关于化学科学的科学,做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现在也应当建立,以使人们能够从总体上研究化学,探讨化学的体系和结构,考察化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和功能,揭示化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