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于文斌  刘志义  程南璞  何洪 《科学通报》2007,52(10):1216-1219
析出强化效应差是镁合金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本文报道了添加微量重稀土元素镱(Yb)对变形镁合金ZK60的析出相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用金属型铸锭和热挤压的方法制备了含Yb 1.78 wt%(0.26 at%)的ZK60-Yb镁合金,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挤压态和经过T6热处理的合金进行了观察研究, 发现Yb对合金的析出相和析出行为的影响非常显著, 合金在挤压过程中出现了动态析出现象, T6热处理得到了均匀的高度弥散的纳米级球状析出相, 颗粒直径5~20 nm, 分布间距10~30 nm. 合金具有优异的析出强化效应, 室温最高抗拉强度达到417.5 MPa.  相似文献   
2.
随着排放法规对发动机碳烟排放量以及碳烟颗粒尺寸的要求日益严格,柴油机部分预混燃烧技术通过协同控制燃烧过程中混合与化学反应参数,可以实现高热效率与超低的碳烟排放.这样使得燃烧边界条件对碳烟生成过程的影响成为研究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利用三维CFD数值模拟方法,耦合正庚烷化学动力学简化模型以及改进的多步现象学碳烟模型,来预报以正庚烷为替代燃料的柴油机部分预混燃烧过程及其排放特性.乙炔作为碳烟前驱物形成以及碳烟表面生长的主要组分,其生成历程的准确预报为模拟碳烟形成奠定了基础.碳烟表面生长过程是碳烟质量积累的重要过程,本研究引入碳烟颗粒活化表面比例分数αCH作为评价碳烟表面活化程度的标准,探讨了不同燃烧边界条件对碳烟表面活化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混合气均匀的燃烧工况,氧浓度降低导致燃烧温度降低,引起单位面积上的碳烟生长速率大幅降低是表面生长速率减慢的主要原因,最终导致碳烟的生成量减少;随着混合气分层程度增加,燃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未燃碳氢化合物,促进了乙炔的生成和碳烟表面活化程度升高,加速了碳烟表面生长过程,导致最终碳烟排放恶化.此外,燃烧过程中残留的CO对碳烟后期氧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机械材料类专业课课程涉及面广、实践性极强且难理解、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课堂讲授难度大等特点,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源,以提高专业课课程教学质量,并以具有代表性的专业课程金属工艺学为例,以同一年级的两个班级作对比试验,研究视频在金属工艺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插入的视频资源对金属工艺学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明显提高作用,学生们对视频展示环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灵武煤制水煤浆级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间隙级配模型的基础上,用QQ4A/B轻型球磨机和PSI-200拍击式标准振筛机,分析了煤料粒度为0.1~1.0,0.3~1.25mm,m(钢珠):m(煤)=8:1~12:1,研磨罐转速为90~110r/min,研磨时间为15-60min条件下,钢珠添加种类对研磨效率的影响;并用DV-1+PR0黏度计测试了浆体黏度.结果表明,用直径间隙法可以获得较高浓度的水煤浆,其中钢珠添加种类为R1:R2:R3=1:0.414:0.291模式下水煤浆浓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和改善轧制包铝镁合金板的界面结合状况,用气体保护铸造法制备了1060铝板包覆AZ31镁合金铸锭.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复合铸锭芯材及界面的显微组织和相结构,并进行了硬度测试.发现AZ31镁合金芯材组织由α-Mg基体以及沿晶界分布的不连续网状α-Mg+p+Mg17A112共晶体组成,是一种典型的铸造离异共晶组织.铸造包铝镁合金锭界面形成扩散溶解层,扩散溶解层由α-Mg固溶体层、共晶层(α-Mg+β+Mg17A112)、β-Mg17A112及A1Mg化合物层组成,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冶金结合界面.提出了浇注AZ31熔体的瞬间在1060铝板表面形成“熔池”并快速凝固的界面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