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了解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发病情况。呼吸道感染患者110例,同时采集痰和咽拭子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肺炎衣原体DNA及采静脉血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本组患者17例(16%)有肺炎衣原体近期感染的急性抗体,12例(11%)痰和(或)咽拭子肺炎衣原体PCR检测阳性,联合应用两种方法的阳性率为23%(25/110例)。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以哮喘急性发作、肺炎、COPD急性加重和急性支气管炎患者多见(分别为57%、35%、26%和25%),其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本组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的发病率较高,提示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  相似文献   
2.
采用普鲁克分析(PA)算法和分段直接校正(PDS)算法,解决化学计量学多元校正中的模型传递问题.选择红外谱图严重混叠的4种大气有机毒物--丙酮、苯、三氯甲烷和甲醇作为分析对象,文中的光谱数据来自2部分: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数据库和实验室的实测遥感傅里叶变换红外(RS-FTIR)光谱数据.研究PA算法、PDS算法中主因子数及传递样品数对传递结果的影响,分别计算2种算法对该4组分体系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并进行比较.预测结果表明:2种算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模型传递效果,其中PDS算法丙酮的RMSEP为0.145,PA算法丙酮的RMSEP为0.122,PA算法优于PDS算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微乳液法制备尺寸均一的聚吡咯(PPy)纳米小球,并通过溶液沉积法在氧化铟锡玻璃表面制备聚吡咯纳米小球的光电化学池工作电极,以研究其光电探测响应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拉曼光谱仪 (Raman)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表征及探讨所制备的聚吡咯纳米小球的形貌、尺寸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能;采用光电化学池的方法对所制备的聚吡咯纳米小球进行光电探测,通过调节测试参数,系统研究聚吡咯纳米小球的光电探测响应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PPy纳米小球尺寸均一,缺陷少,光电探测能力强(904 nA/cm2),响应速度快(0.6 s)并赋有高的环境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开拓高性能基于导电聚合物的光电探测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硫代磷酸三(4-氨基苯)酯(TPTA)的产率,以对氨基酚和三氯硫磷为原料,三乙胺/吡啶为缚酸剂催化合成TPTA.通过实验得到了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n(对氨基酚):n(三乙胺/吡啶):n(三氯硫磷)=3.05:3.65:1.00,n(三乙胺):n(吡啶)=1.00:0.02,丙酮为溶剂,反应时间为4 h.在三乙胺中加入少量的吡啶,组成复式缚酸剂能有效地提高反应的产率.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TPTA的产率可达到69.6%.用类似的缚酸剂体系合成了硫代磷酸三(4-硝基苯)酯,硫代磷酸三(4-甲基苯)酯,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手段对各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提取,并利用遗传算法(GA)对波长进行选择,剔除不相关的变量,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方法,对多组分体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一个PLS-BP-ANN、PCA-BP-ANN、GA-BP-ANN和BP-ANN四种模型的化学计量学多组分分析平台,对谱带混叠严重的5种大气有机毒物——苯、甲苯、甲醇、氯仿和丙酮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比较了4种模型的误差,结果表明,PLS-BP-ANN模型得到的结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简要地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若干应用.指出遗传算法是基于自然选择和基因遗传学原理的随机的搜索算法,它无需体系的先验知识,能在许多局部较优中找到全局最优点;它以其解决非线性问题的鲁棒性、全局收敛性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