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用金属铬生产中排出的氢氧化铬反应废液作碱源制备稻草黄原酸酯,用来处理含锌废水.考察了废水的pH值、酯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锌脱除率的影响.废水经处理后,锌的残留浓度降至1.0mg/L以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取样、试验及遥感影像分析,分析了河西走廊东部主要地表类型颗粒组成,估算了各地表类型表层土壤潜在尘源总量,分析了潜在尘源与2005年7月17日沙尘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绿洲耕作区易起尘颗粒百分含量最高,戈壁、灌丛、退化草原潜在尘源总量最大,农田次之、沙漠最少;该地区西部、西北部的沙尘源为7月17日沙尘暴提供了物质条件;增加上述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可减轻当地沙尘暴危害。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典型地物标准波谱数据库中收集到3年共16d的地面实验测量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了棉花各生长期的主要结构参数的分布范围, 使用冠层反射率模型SAILH对棉花全生长期的波谱进行了模拟分析, 进而模拟得到不同日期棉花像元对应的CEBERS-02 CCD各波段的反射率. 并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3团农场为实验区, 用马氏距离匹配和光谱角度匹配两种方法, 实现了CBERS-02 CCD图像棉花像元提取. 并在最后分析了辐射定标误差对棉花像元识别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基于CEBERS-02 CCD数据, 使用光谱角度匹配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棉花像元识别结果, 能够为以后的棉花长势监测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看门狗技术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分析研究了单片机应用系统中软件看门狗、单/双时限和强制复位看门狗等几种常见的看门狗技术及具体的实现方法,从提高看门狗工作可靠性的角度,分析了各种看门狗方案的优缺点,给出了基本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控制策略,指出了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油田用柱塞泵中轴瓦经常被过早磨损的各种现象,分析了轴瓦过早磨损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避免各种过早磨损现象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鉴于电力载波通信具有成本低、速率高和方便快捷等优点,文章设计了电力载波通信终端;提出了基于XPLC-L30的低压电力载波modem模块硬件系统框架;构建了一种基于XPLC-L30的电力载波通信协议,该终端模块可以实现在2台PC机之间的数据、图片及文件的电力线传输,适用于智能家居的电力线网络控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机动往复泵性能试验装置分析与研究,导出了这种试验装置的误差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影响近地光谱数据采集质量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近地高光谱数据采集的实践经验,利用光谱测试原理与实验数据分析了影响近地高光谱数据采集质量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光谱测试时间、测试高度、测试位置的选择及其标准白板的标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此提高光谱数据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9.
冬小麦冠层叶片氮素营养方向反射光谱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小麦品种,4个氮素水平的裂区实验设计,对垂直垄平面上不同观测角度冬小麦冠层光谱与叶片氮素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的10种光谱特征参量中,RVI与冠层叶片氮素含量相关性最高,不同角度RVI中,0°观测角的RVI的相关性最显著。对冠层不同角度RVI及叶片氮素进行多种模型拟合,其中0°的GROWTH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建立的0°模型RMSE为0.3402,预测准确率达到90.3%,比180°模型预测精度高23.7%,比90°高5.5%;对2个小麦品种分别建立0°观测角GROWTH模型,普通蛋白型小麦J411模型RMSE为0.2915,反演准确率达到91.64%,ZY9507模型RMSE比J411高31%,预测准确率低3.3%,说明建立的模型更适合普通蛋白含量小麦品种叶片氮素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10.
叶面积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在准确性、精确性、仪器设备要求水平、成本高低等方面比较了8种有代表性的叶面积测定方法,分析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在不同测定条件和实验目的要求下选择不同的叶面积测定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