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7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准确掌握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车辆荷载的统计特性及变化规律,基于该桥动态称重系统记录的2014-2016年数据,研究各车道上不同轴数车辆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并分析不同轴数车辆各轴轴质量随车质量的变化规律.采用K-means聚类方法对同轴数车辆进行分类,将各类型车辆的轴距、轴质量参数与现行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在大桥所有通行车辆中,二轴车辆为主要类型且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到2016年其通行数量占通行车辆总数的比例为87.42%;5种不同轴数代表车辆中二轴、六轴车辆参数与现行标准相近,与现行标准中三轴、五轴车辆参数相近的车辆不是桥上主要通行车辆类型;各轴数车辆代表轴质量均在轴荷载允许限值内.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评价应力吸收层的抗反射裂缝性能,提出采用Overlay Test(OT)试验测定SBS、WTR和WTR/APAO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常规条件、浸水和长期老化后的抗反射裂缝性能.研究发现,试验周期数、荷载损失率和总断裂能能够很好地表征应力吸收层的抗反射裂缝性能;第一周期最大荷载和临界断裂能是评价初期开裂的指标.试验发现3种应力吸收层在常规条件下均有良好的抗反射裂缝性能,但是水损坏对WTR/APAO的抗裂性能影响较大,长期老化后WTR和WTR/APAO的抗反射裂缝性能大大降低.3种应力吸收层的OT试验最大荷载-周期数曲线符合幂函数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基于长期监测的特重车流作用下桥梁动态放大系数,本次研究从某高速公路大桥安装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中实时记录的数年交通荷载信息,以及动态称重设备(WIM)形成与实际车流特征相符的随机车流样本,对特重车过桥的空间动力响应和动态放大系数进行了研究,从中对特重车的交通荷载工况进行了提取并定义。监测系统所记录的特重车交通荷载信息包括车速、车型、车长、车质量、车辆到达时刻和行驶车道等信息,使用自行研发的随机车流-桥梁耦合分析软件(BDAN)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各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5.
为了完成复杂场景中的长期视觉跟踪任务,解决尺度变化、外观变化和跟踪失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模型融合的长期跟踪算法.首先,将稀疏核相关滤波模型和颜色模型得到的跟踪响应进行自适应融合,构成更具鲁棒性的跟踪结果;然后,利用响应最大值来判断目标跟踪是否成功,并通过随机抽样学习用于在跟踪失败情况下重新检测目标的CUR滤波器,实现长期跟踪.在大规模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效率、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优于现有相关跟踪算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基于长期演进的铁路移动通信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railway,LTE-R)切换算法对切换参数的选择不能很好地适应列车的高速移动,由此导致的“切换滞后”现象容易造成更多的失败切换,影响列车运行控制和旅客无线通信体验。当列车高速穿越小区时,对越区切换的要求更加严格,简化信令流程以及实现快速切换是LTE-R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减少错误触发和实现快速切换为出发点,提出一种基于功率-距离的切换优化方案,充分考虑速度对切换参数的影响,并加入距离因素,只有当列车到达一定触发位置时才可以进行触发判断,如满足条件则直接进行切换。该算法在避免列车提前错误触发的同时舍弃触发时延(time to trigger, TTT)指标,在一个测量周期内即可实现快速切换。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方案能够更好地保证高速环境下列车的切换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一个具有(r,Q)补货策略的服务-库存系统。考虑将具有Erlang分布的供应提前期的服务-库存系统建模为M/M/1排队系统。根据M/M/1队列的平稳分布,推导出作为系统利润控制的稳态性能指标,并构建系统平均利润函数。以最大化系统利润为目标,构建系统可满足率和服务可靠性水平约束的优化控制模型,导出服务-库存系统最优控制策略。通过证明利润函数的凸性,用遗传算法求解了该约束优化模型,获得了利润函数的唯一最大值以及决策变量r和Q的最优值。数值实验分析了系统性能的灵敏度,表明了具有Erlang分布的供应提前期的最优控制策略能提高系统的利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PVC板桩作为基坑板桩支护结构的特性及设计理论。首先阐述了PVC板桩的制造过程,对比分析了PVC板桩与钢板桩的材料性能。在此基础上,对PVC板桩的模量进行适当折减,建立PVC板桩悬臂和单支点基坑支护二维数值模型,探讨了不同支护结构形式、土体强度等因素对PVC板桩支护结构最大支护深度及最小嵌固深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C板桩刚度较小,且具有蠕变性,将其应用于长期支护结构,应采用按变形控制的设计方法。PVC板桩悬臂支护适用支护深度为1~3 m,单支点支护适用支护深度为1~5 m。PVC板桩最大支护深度与粘聚力近似呈线性关系,且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对PVC板桩基坑支护体系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岩石峰后蠕变力学特性,利用MTS815电液伺服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对红砂岩进行三轴压缩下峰后蠕变试验.分析了红砂岩峰后蠕变特征,估算了红砂岩峰后长期强度,采用改进的西原模型对峰后蠕变特性进行了描述,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红砂岩峰后蠕变破坏应力下并不直接进入加速蠕变阶段,而是由等速蠕变阶段逐渐向加速蠕变阶段转化.红砂岩峰后蠕变变形主要集中于加速蠕变阶段,加速蠕变阶段短时间内蠕变的剧烈变形是岩石失稳破坏的重要原因.随着荷载的加大,岩样的破坏形态由单一的剪切破坏与裂纹扩展等破坏形式逐渐向多剪切破坏演化,破坏块体增多,岩样更加破碎.本次试验红砂岩峰后长期强度仅为其峰值强度的42.56%,长期强度折减量较大.红砂岩峰后蠕变特性可用改进的西原模型进行描述,各级应力水平下模型曲线与试验曲线拟合较好.研究结果为深部工程围岩峰后流变力学特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促进发展》2014,(3):20-30
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以服务国家目标与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企业在全国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活动规模中占主体的格局初步形成,现代科研院所制度逐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所深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要素基本齐备,运行效能不断提高。但同时,我国科技发展模式进入由速度型、规模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换的新阶段,面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仍须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