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9篇 |
免费 | 18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9篇 |
教育与普及 | 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11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65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54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49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32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重矿物组合、砾石倾向、岩心、测录井及三维地震资料,采用古地貌恢复及多属性反演技术,对研究区上乌尔禾组源-汇控砂控相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北部近源火山岩、中部较近源火山岩与侵入岩和南部沉积岩3个母岩区;识别出4大输砂沟槽,北部近源沟槽窄而陡,向南演化为宽而缓,砂体厚、物性差,含油性差、产量低,为扇三角沉积;中部3大沟槽划分为缓坡窄沟和缓坡宽沟2种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前者砂体厚、物性好、含油性好、产量高,后者砂体较厚、物性较差、含油性较好、产量一般;输砂沟槽核部较翼部砾石粗、砂体厚、物性好,古低凸贫砂,物性差,泥岩为主。受源汇体系影响,中部3大输砂沟槽是最有利的勘探区。 相似文献
2.
探讨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南皮斜坡孔店组第二段断砂耦合控藏机制,为在继承性斜坡寻找油气提供理论依据.分别从断裂和砂体两方面入手,开展构造解析与斜坡演化研究,明确断裂发育特征;开展斜坡控砂特征研究,分砂组明确砂体展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斜坡差异演化特点剖析不同斜坡部位断砂耦合特征,结合成藏时空匹配关系与油源疏导体系确定断砂...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苏北盆地溱潼凹陷阜宁组第三段的物源方向、岩石类型、古生物及沉积构造特征.阜宁组第三段沉积期物源主要来自北部,南部泰州凸起及西南斜坡无物源供给;溱潼凹陷斜坡带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泰州凸起两侧及溱潼凹陷西南斜坡南华-兴旺地区为浅湖沉积环境,发育浅湖滩坝砂储层.斜... 相似文献
4.
5.
以松辽盆地茫汉凹陷为对象,采用构造-地层分析方法,通过对多条地震剖面的二维构造-地层解译、平衡恢复,伸展量和伸展率计算,揭示茫汉凹陷的发育过程,分析盆地总体结构特征和盆地形成机制.研究表明,茫汉凹陷表现为明显的断坳叠置结构: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沙海组及阜新组为受断裂控制断陷盆地,泉头组至嫩江组为坳陷盆地,两侧的控盆断裂已...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讯、电力、燃气、自来水、雨污水等工程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上工程无不和城市道路紧密联系,城市道路是以上各类管线的重要载体,道路上各类管道的检查井越来越多,城市道路窨井沉降现象比较普遍,对行车舒适度、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并带来噪声污染,增加相应的维护费用。本文就市政道路中窨井井周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凹陷、龟裂等病害问题,分析其成因,结合自己的实践从窨井的砌筑,路面的施工等方面阐述了消除上述病害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是成藏动力学研究核心内容之一。利用地质、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探讨了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乌尔禾组含油气系统输导体系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存在两种油气输导体系:侏罗纪末期-早白垩纪晚期远源长距离势控侧向输导体系和第三纪末期近源超压砂体~裂缝(小断层)网络状输导体系,该地区油气分布受输导体系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9.
运用层序地层分析、古地貌分析、物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辽西SZ36-1-A井区古近系东营组第二段沉积体系,认为东二层序时期辽西低凸起并未完全形成,物源水系完全可以通过断层调节带从西部向SZ36-1-A井区推进.新的沉积相成果判定主要含油层段为东二层序低位城,改变了该区储层相对不发育的勘探局面,也印证了储层/砂体特征是影响富...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油气单一运移通道特征,建立惠民凹陷南部地区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并系统总结其成藏作用.结果表明:惠民凹陷南部地区主要发育连通砂体、断层及不整合3种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砂体—断层—砂体、砂体—断层—不整合和砂体—不整合3种组合类型;这些组合类型不仅控制了油气运移模式,发育反“Z”字型输导运移模式、阶梯状输导运移模式等,而且控制了油气空间分布特征;砂体—断层—不整合型和砂体—不整合型决定曲堤地区油气具有“多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多样、运移距离远”的特征;单一的砂体—断层—砂体组合类型决定钱官屯地区油气具有“单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单一、运移距离近”的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