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4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居住建筑节能现状,对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引入以适宜技术和地域主义为特征的被动式手段,并集成城市、住区、住宅等各个空间层次的相应规划与设计手法,使之在具有普适性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系统优势.最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集成设计框架.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复杂科学的认识和对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自适应性演变过程的研究,以复杂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为理论依据,从弹性结构、规划编制、实施策略三方面提出上下杭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策略.从认识观、方法论、思维模式三个方面总结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阐述福建泉州清净寺、伊斯兰教圣墓和丁氏宗祠等伊斯兰建筑遗存的历史与现状,并从世界遗产的视野对其进行类相比较与遗产价值分析.结合已有的保护规划,提出泉州伊斯兰建筑遗存保护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高阶剪切变形理论和Von Karman非线性理论建立磁电弹性梁的非线性模型,采用Hamilton原理推导磁电弹性梁的非线性平衡微分方程,利用伽辽金方法对该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数值计算中,具体讨论了外部荷载、跨高比、磁场及电场等因素对磁电弹性梁非线性静力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一户一宅”政策对传统村落并不具有普适性,受此政策约束,许多村民采取“拆旧建新”的方式改善居住环境,致使大量传统民居遭到“建设性破坏”. 以武夷山城村为例,提出了“一户二宅”政策的建议,分析“一户二宅”政策在传统村落中的适宜性,从宏观(新居民点选址)、中观(实施的策略矩阵)和微观(传统民居改造)3个层面探讨“一户二宅”政策实施的途径. 将户宅政策的调整、传统村落的保护与规划设计进行综合研究,以使成果更具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外生态村生态理念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当下我国乡村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借鉴国外生态村在长期的探索中已形成的成功经验极为必要. 研究勾勒了世界范围内生态村的空间分布,根据其特征、核心目标、核心技术等,将国外生态村分为生态现代化转型类、生态修复类、自给自足类、智慧生态类4大类型. 归纳出生态村建设的4项核心原则: 规模适宜、功能完备、低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向心规划及文化建设. 籍此研究,以对我国乡村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整体的空间布局对于24 h便利店营业网点的选址及其经营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目前有关24 h便利店的选址研究中缺乏对夜间特征的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和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影响24 h便利店营业网点选址的各类因素进行叠加分析与量化研究,建立24 h便利店营业网点选址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厦门市思明区24 h便利店为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可靠,能够为城市24 h便利店营业网点的选址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通过11根木梁的静力受弯试验,研究燕尾榫样式对榫卯接长木梁加固后的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未加固前榫卯接长木梁承载力较低,仅为完整木梁的1.00%~2.62%,经CFRP布加固后其抗弯承载力可提高至完整木梁的50%~83.33%;旋转90°后,传统燕尾榫进行榫卯接长和采用榫头带榫肩接长,其抗弯承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提高.燕尾榫榫头斜率从0.1变化至0.3,木梁的抗弯承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随之提高,其抗弯承载力分别可达完整木梁的71.43%~83.33%,能量吸收能力分别达完整木梁的43.01%~61.33%.当燕尾榫榫头长度超过传统燕尾榫榫头长度时,其抗弯承载力、能量吸收能力和刚度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9.
工业遗产作为“活态遗产”与“动态遗产”,存在着动态信息,本文详细论述了福州马尾船政与福建新华印刷厂两处工业遗产现状动态信息的记录与历史动态信息的采集,通过图示的方式进行可视化的表达,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动态信息采集与记录的方法,为中国工业遗产记录标准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古都"城市组织"为研究背景,以古都南京中华门门西历史街区为考察对象,用"建筑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对传统民居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