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篇 |
教育与普及 | 17篇 |
现状及发展 | 17篇 |
综合类 | 125篇 |
出版年
2020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蕴涵格与Stone表现定理的推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R0-语义出发在全体 ( ,∨ ,→ )型公式之集F(S)上引入了逻辑等价关系 ,证明了它是F(S)上的同余关系并称商代数为R0-语义Lindenbaum代数 .以此为背景引入了蕴涵格与正则蕴涵格的概念 ,它是Boole代数的推广 .另一方面 ,引入了除含有拓扑结构之外尚有蕴涵运算的Fuzzy蕴涵空间及其蕴涵基的概念 ,证明了正则蕴涵格的拓扑表现定理 ,即 ,( ,∨ ,→ )型代数M是正则蕴涵格当且仅当M同构于某Fuzzy蕴涵空间的蕴涵基 .在M是Boole代数的情形 ,证明了相应的蕴涵空间是紧零维Hausdorff空间 ,从而由蕴涵格的表现定理可以推得关于Boole代数的著名的Stone表现定理. 相似文献
2.
论Fuzzy格之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Goguen提出L-fuzzy集的概念以来,Fuzzy格作为单位区间的一种自然推广受到了不分明数学工作者,特别是不分明拓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Hutton与刘应明等人都对这类格进行过研究,然而,至今尚未见到对这类格的构造进行专门探讨的文章。本文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关于Fuzzy格构造的两个定理,作为它们的应用,我们证明了由作者提出的“广义拓扑分子格”理论适用于一切Fuzzy格,从而我们可以把最一般的L-fuzzy拓扑空间理论作为特例纳入于这种拓扑格的理论之中。 相似文献
3.
4.
三I方法与区间值模糊推理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王国俊 《中国科学(E辑)》2000,30(4):331-340
(i)进一步论证了模糊推理CRI方法应当改进三I方法;(ii)提出区间值型模糊推理问题;(iii)提出“激活一个,否则离开”原则作为解决问题(ii)的预处理手段;(iv)解决问题(ii)。 相似文献
5.
蕴涵格与Stone表现定理的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R0 _语义出发在全体 ( ,∨ ,→ )型公式之集F(S)上引入了逻辑等价关系 ,证明了它是F(S)上的同余关系并称商代数为R0 _语义Lindenbaum代数 .以此为背景引入了蕴涵格与正则蕴涵格的概念 ,它是Boole代数的推广 .另一方面 ,引入了除含有拓扑结构之外尚有蕴涵运算的Fuzzy蕴涵空间及其蕴涵基的概念 ,证明了正则蕴涵格的拓扑表现定理 ,即 ,( ,∨ ,→ )型代数M是正则蕴涵格当且仅当M同构于某Fuzzy蕴涵空间的蕴涵基 .在M是Boole代数的情形 ,证明了相应的蕴涵空间是紧零维Hausdorff空间 ,从而由蕴涵格的表现定理可以推得关于Boole代数的著名的Stone表现定理 . 相似文献
6.
ukasiewicz命题逻辑系统中的赋值决定公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经典逻辑学中建立Fuzzy分离规则的推理模式,Zadeh提出了赋值决定公式问题(VDF问题),并已于二值命题逻辑以及Lukasiewicz三值和p+1值命题逻辑中得到解决.文中在更一般的Lukasiewicz命题逻辑系统中建立了VDF问题的求解理论,首先给出了一般的Lukasiewicz命题逻辑系统中VDF的合理性条件,其次构造性地解决了Ln、La和Lc中的VDF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国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7(1)
给定一组推理规则,可以先把这组规则聚合为一个超规则,然后依此超规则进行推理;也可先分别依据各给定规则进行推理,然后将所得结果进行聚合.本文证明了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是相容的,并指出Buckley与Hayashi关于前者一定不相容的论断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在Lukasiewicz三值逻辑度量空间中定义了反射变换φ和(准)对称逻辑公式,探讨了反射变换φ的性质,证明了φ保持逻辑等价关系和(准)对称逻辑公式,且为同态变换.研究了φ在商代数——Lindenbaum代数上诱导的反射变换φ*的性质.证明了φ*是自同构的等距变换,进而讨论了φ*的不动点的性态,得到了4类特殊的不动点形式[A]∨φ*([A]),[A]∧φ*([A]),[A]φ*([A])和[A]φ*([A]). 相似文献
9.
王国俊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Z1)
本文给出了拓扑空间与某种简单不分明拓扑空间之间的联系,由此可推出两个可数紧的不分明拓扑空间的积空间不必是可数紧的,即:[5]中定理3.4对可数紧性所作的结论是错误的。自1968年C.L.Chang以L.A.Zadeh的奠基性论文[1]为基础引入不分明拓拓扑空间(Fuzzy topological spaces[2])的概念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很快[4—12],特別是蒲保明、收应明[3]全面地建立起了不分明拓扑空间的理论。另一方面,目前对不分明拓扑空间中某些基本概念的看法尚未完全统一,本文关于紧性与可数性的定义与[2]、[5]一致,同时目的在于指出[5]中定理3.4关于可数紧性所作的结论是错误的,即:两个可数紧的不分明拓扑空间的积空间不必是可数紧的,这是本文关于拓扑空间与某种简单不分明拓扑空间之间的关系定理1—2的直接推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经典逻辑学中建立Fuzzy分离规则的推理模式,Zadeh提出了赋值决定公式问题(VDF问题),并已于二值命题逻辑以及Lukasiewicz三值和p 1值命题逻辑中得到解决.文中在更一般的Lukasiewicz命题逻辑系统中建立了VDF问题的求解理论,首先给出了一般的Lukasiewicz命题逻辑系统中VDF的合理性条件,其次构造性地解决了Ln、La和Lc中的VDF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