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色谱—同位素质谱仪对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两种高等植物—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ies)和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中的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和油酸乙酯含量进行分析,讨论环境因素对植物脂肪酸脂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物中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和硬脂酸乙酯/油酸乙酯有降低的趋势,而棕榈酸乙酯/硬脂酸乙酯则有所增高。植物中上述脂肪酸酯的含量比可能是反映气候变化、尤其是温度变化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华北北部中、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与海底热水流体富集元素P, Cu, Zn, Ni和Ba等元素含量及其组合的相关性的探讨, 结果表明, 热水流体富集元素明显在相关层段不仅与TOC呈正相关关系, 而且还和海底热水流体输入的SiO2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相应层段海底热水流体输入的SiO2含量也与TOC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部分高于庄组、雾迷山组、铁岭组以及绝大部分下马岭组有薄层状硅质岩出现, 随之TOC和与热水流体活动有关的微量元素也逐渐增大, 暗示部分层位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的富集与海底热水流体活动有关. 另外, Al/(Al+Fe+Mn)值常常随着海底热水流体活动对沉积物形成的贡献的增大, 比值随之减小, 而Fe/Ti比值的变化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3.
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北缘的侏罗系厚度巨大 ,其生油岩主要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黑色碳质泥岩 ,并发育有煤层 ,侏罗系并非沉积于典型的沼泽成煤环境中 ,而是与滨浅湖相的泥质岩沉积有关。烃源岩中有机碳含量较高 ,但可溶有机质含量变化较大 ,并以低值为主。生烃潜力变化较大 ,可溶有机质转化率和烃转化率都比较低。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Ⅲ型 ,部分为Ⅱ型。有机显微组分主要是镜质组 ,其次是惰性组 ,而壳质组的含量则较低 ,因此 ,干酪根质量受到限制。综合考虑Tmax值、Ro 值以及OEP ,CPI和甾烷成熟度等参数 ,侏罗系的有机质成熟度因埋深不同而有差异。尽管有些有机质尚处于低成熟阶段 ,但大多正进入生油窗的最佳时期 ,而未到达高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4.
沼泽环境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践发 《科学通报》1992,37(22):2080-2080
对不同环境中现代生物和现代沉积物的有机质碳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国外做了许多工作,研究发现植物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4到—34‰,影响植物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植物的光合作用特征。不同沉积环境的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有着明显的差别。如太平洋沉积物中富里酸和腐殖酸的δ~(13)C值分别为—20.4‰和—22.3‰。滨海沉积物中富里酸和腐殖酸的δ~(13)C值分别为—24.1‰和—25.1‰。而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沼泽  相似文献   
5.
根据气体在浓度梯度作用下进行自由扩散的原理,开展浓度梯度驱动下的天然气扩散运移物理模拟实验,对扩散在低孔渗致密砂岩气成藏中的作用和贡献、低孔渗致密储层天然气成藏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浓度梯度驱动下的天然气扩散运移模拟实验后低孔渗致密砂岩最大含气饱和度与物性总体呈负相关关系,渗透率≤0.1×10-3μm2时最大含气饱和度与孔隙度具有更好的负线性相关性,渗透率0.1×10-3μm2时最大含气饱和度与渗透率具有更好的负线性相关性;当低孔渗致密砂岩的孔隙度小于0.6%、空气渗透率小于0.01×10-3μm2时,扩散可能对低孔渗致密砂岩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起主要作用和贡献;扩散是低孔渗致密储层天然气成藏的重要机制之一,是中低丰度低孔渗致密储层大面积含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有油、气、水勘探成果及储层、断裂资料,利用常规测井、地震、地化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对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分布及成藏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奥陶系储层以礁滩沉积为基础,发育大量溶蚀孔洞及裂缝,控制了油气相对高孔渗富集。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大,与围岩之间的毛细管力差就越大,含油气概率越大、含油饱和度越高,存在油气富集的临界毛细管力(2.5 MPa)。奥陶系油源断裂交汇处为油气优先充注点,控制了油气的近源富集。距离充注点越远,油气充注强度越小,油气产能越低,油气地球化学性质规律性变化,存在油气富集的临界距离(距充注点20 km)。在储层和油源断裂联合控制下,塔中隆起奥陶系油气富集呈"近充注点-相对高孔"的地质模式,于充注点近端的高孔渗储层内优先成藏。  相似文献   
7.
不同沉积环境下原油氮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是原油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但是由于原油含氮量较低,碳氮比高,造成氮同位素样品制备困难。为揭示不同沉积环境原油的氮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依据杜马斯燃烧法原理,利用EA-IRMS连用技术测定几个典型沉积盆地原油的氮、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环境原油氮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的差异,海相沉积环境原油氮同位素明显轻于陆相沉积环境的原油;陆相沉积环境中原油氮同位素组成特征受沉积环境的盐度及氧化还原程度的影响,源于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的原油氮同位素组成明显偏重,这是该沉积环境有利于反硝化作用的进行所致;原油的氮同位素组成可以有效用于原油的油源分析和对比,原油的氮同位素组成可能是油气地球化学中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开鲁盆地奈曼凹陷奈1区块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奈曼凹陷奈1区块源岩与原油的族组分、饱和烃GC-MS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奈曼凹陷奈1区块源岩与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并且进行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原油与九下段源岩的正构烷烃分布完整,峰形呈双峰态,主峰碳为nC23,次主峰碳为C17,具有明显的植烷优势,w(Pr)/w(Ph)分布在0.36~0.53;甾烷以规则甾烷为主,孕甾烷、升孕甾烷、重排甾烷含量偏低,规则甾烷呈"V"型分布,C29甾烷w(20S)/w(20S+20R)和w(ββ)/w(αα+ββ)分别为0.27~0.49和0.23~0.39;萜烷以C30藿烷系列为主,三环萜烷比较发育,重排甾烷含量低,伽马蜡烷含量高,在原油样品中检测出含量较高的β-胡萝卜烷,w(Ts)相似文献   
9.
油气运移方向的确定对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塔中隆起在加里东期至海西中期并非存在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而是总体上表现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且塔中存在两个较高部位:一个位于塔中断垒带西段的中1井区附近;另一个为塔中的最高部位,位于塔中断垒带东段的塔中1井附近。油源对比表明,塔中奥陶系的原油大多来自中-上奥陶统的源岩。结合古构造背景的特征,对源自中-上奥陶统原油的充注方向研究表明,塔中北斜坡至少存在两个方向的油气运移:一为从塔中西北部向东南部的较高部位运移充注,二为从塔中西北部向中1井区附近的较高部位运移;塔中南斜坡塔中52井、中4井的油气来自塔中南侧的塘古巴斯凹陷,并经历了相对较短的运移距离,进一步证明了塘古巴斯凹陷中-上奥陶统的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10.
高温高压致密气藏岩石扩散系数测定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气体在浓度梯度下通过岩样自由扩散的原理,利用建立的高温高压致密气藏岩石扩散系数测定方法,对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气藏岩石样品开展试验分析,并探讨物性、温度、注气平衡压力、围压、饱和介质等因素对致密气藏岩石扩散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物性是致密气藏岩石扩散能力的基础,对其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二者呈正幂函数相关关系;温度对致密气藏岩石扩散系数具有促进作用,二者呈指数相关关系;孔隙流体压力、上覆地层压力对致密气藏岩石扩散能力均具有抑制作用,呈负幂函数相关关系,且上覆地层压力的影响与岩性密切相关(泥岩大于砂岩);饱和介质条件致密气藏岩石干样、湿样扩散系数总体相差2~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