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7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正在秋高气爽的时节,我回到家乡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看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校园路旁猎猎飘动写有庆祝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成立20周年的红旗,感到十分兴奋.首先热烈祝贺年会隆重召开!祝贺中科大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成立20周年!三年前有一批学校学科调整,取消了科学技术史(以下简称科技史)专业的硕士点,科技史界的同仁(包括我在内)曾一度对科技史一级学科的发展前景产生了忧虑.三年后的今天已经云消雾散,形势大好,君不见清华大学成立了科学史系,有杨振宁先生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站台;北京大学也成立了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由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出任创系主任.北  相似文献   
2.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担纲主编的《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于2009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将二十余位学者的重要讲稿整理而成,分为上、中、下3册,共44讲,珠玑闪耀,堪称30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精华版,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新的里程碑.它具有以下特点:作者阵容强大,学术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系统完整,气势恢宏.该书能让读者整体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史,把握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发展脉络及特点,是一套极佳的硕博士教材.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目前正处在再建制过程.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认为,科技史教学工作对于这个"再建制过程"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带动学科内容和学科体制的扩展,可以激活学科的功能和活力.在开展科学通史的教学活动,吴国盛教授对教学目的、教材使用和教材编写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推动西方科学思想史研究方面,吴国盛教授做了大量的翻译、引介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戴念祖教授,1942年出生,福建省长汀县三洲乡人.1960年长汀一中毕业.1964年厦门大学物理系毕业.40多年来一直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从事科学史、中国物理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1935年10月,李志超教授出生于内蒙古开鲁县,1955年考上北京大学,毕业于物理系光学专业,留校任教到1974年2月,后转到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任教.李志超教授在北京大学最可说的事是指导蒋筑英的毕业论文,课题是李教授入门科研的延续——微秒时间分辨脉冲放电光谱,是追随国外受控热核  相似文献   
6.
广西民族学院成立科学技术协会是非常必要的.科协成立后,应突出其协调、协作功 能,选准科研方向,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为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郭书春,1941年8月生于山东胶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数学天文史研究室主任、所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数学史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相似文献   
8.
考察老挝南塔省(Louang Namtha)普哈县(Pu Ha County)龙阮村冶炼遗址,采集到炉渣、陶片等遗物.分析发现,炉渣为FeO-CaO-SiO2-PbO四元系渣.炉渣中发现较大的金属铜或冰铜颗粒,颗粒中普遍有块状或弥散状金属铅分布,结合炉渣基体及颗粒中含有的As和Sb的特征,初步推测该遗址使用的矿石是铜铅多金属共生矿,其冶炼产品可能是铅,不能排除冶炼出的铅就地用于钢鼓铸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2010年5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的科技史家访谈录25篇,积累了丰富的中国科技史口述史料.通过回顾系列访谈的缘起、经过,总结了访谈的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珠江水系沿南盘江顺流而下,流经广西境内的主流和支流附近,分布了许多含有"那"字的地名,水田在这一区域称为"那".自古以来,这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稻作方式和文化.文章通过文献史料、考古发掘、田野调查等方面对"那"文化圈的稻作与牛耕起源、演变作了阐释,指出稻作的起源在这一区域不算最早,但其稻作文明是独特的,牛耕的起源也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