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1篇
丛书文集   81篇
教育与普及   2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球磨法一步制备硅溶胶与羟基硅油形成的Pickering乳液。通过改变硅溶胶pH可以使制备的乳液发生油包水型(W/O)到水包油型(O/W)的转相。在硅溶胶中,NaCl浓度0.1 mol/L,SiO2质量分数6%的条件下,当pH2时形成稳定W/O型乳液;当pH=3~8时形成稳定O/W型乳液;当pH9时形成W/O型乳液,但不能稳定存在;pH=2与9时为乳液的转相点且乳液容易凝胶。对乳液中的颗粒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热分析(TGA)表征。结果表明:在球磨制备乳液的过程中,SiO2颗粒表面化学接枝了羟基硅油。羟基硅油接枝率为6.3%的改性颗粒易于稳定O/W型乳液;羟基硅油接枝率为12.3%以上的改性颗粒易于稳定W/O型乳液。电解质的加入有助于增强乳液颗粒间絮凝作用,提升乳液的稳定性,但电解质的过量加入会使颗粒絮凝程度加剧,不利于乳液稳定。乳液粒径随硅溶胶中SiO2颗粒和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小。NaCl浓度增加时,所制备乳液的奥氏熟化效应逐渐减缓,SiO2质量分数的变化对所制备乳液的奥氏熟化效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2.
姜黄素具有很强的生理和药理活性,但在水中的低溶解度限制了其生物可接受度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可接受度,发挥其抗氧化性能,采用超声方式将其溶解于亚麻籽油中。制备姜黄素-卵清分离蛋白高浓度乳化物,并在乳化肠生产中使用此高浓度乳化物替代背膘脂肪。研究姜黄素不同质量浓度(800、900、1000、1100、1200mg/L)时高浓度乳化物的抗氧化性、生物可接受度;以姜黄素高浓度乳化物按照不同质量分数(25%、50%、75%、100%)替代乳化肠中的背膘脂肪,测定乳化肠的质构、色差等性质。结果表明:1200mg/L姜黄素的抗氧化性能最好,且生物可接受度最好;进行背膘脂肪替代后,总体上看,乳化肠亮度及黄度值增加,蒸煮损失减小,硬度降低,弹性升高。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以姜黄素高浓度乳化物替代75%的背膘脂肪是较为合适的替代率。最终的乳化肠背膘脂肪用量降低25%,在乳化肠油相中存在的姜黄素生物可接受度达到0.112mg/g。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微乳液法,以硅烷偶联剂(G-570)为结构导向剂,SiO_2·nH_2O为硅源,TiCl_4为钛源,合成硅烷偶联剂插层的层状钛硅酸盐(TS/G-570).用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对样品的结构和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TS/G-570具有层状介观结构,层间距为3 nm左右.该结果为层状钛硅酸盐交换插层反应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制备了nano-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并以此乳液配制耐沾污外墙乳胶涂料.研究了nano-SiO2掺量和壳层丙烯酸酯聚合物玻璃化温度对乳液成膜和外墙涂料耐沾污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纯丙乳液和纯丙与胶体SiO2共混乳液,以nano-SiO2/丙烯酸酯核壳复合乳液配制的外墙乳胶涂料在漆膜致密性、硬度、耐水性、耐沾污性等方面都大大改善.SiO2最佳掺量为乳液配方总量的5%左右,高于此掺量,乳液的稳定性大大降低,漆膜变得硬而脆.随着壳层丙烯酸聚合物Tg的降低,乳液最低成膜温度显著降低,但漆膜耐沾污性也随之较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995.
为研究西府海棠的黄酮类成分及含量,采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氢氧化钠法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西府海棠叶总黄酮的含量,优选出西府海棠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利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分别对样品进行萃取纯化,以层析比较其黄酮种类.结果表明:西府海棠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固液比1:2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80℃.微乳膜薄层层析显示,西府海棠叶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其中有芦丁、槲皮素、葛根素.  相似文献   
996.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聚酯二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丙烯酸酯单体为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乳液,采用热分析仪(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该聚合物进行结构与性能的表征,并考察聚丙烯酸酯(PA)含量对乳液胶膜性能及其对铝箔基药包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乳液聚合法成功合成了以PA为核、聚氨酯(PU)为壳的具有核壳结构的PUA乳液,与水性聚氨酯(WPU)相比,PUA具有更好的耐水性能以及乳液胶膜性能,当PA质量分数为30%时,该乳液配制的胶黏剂在铝箔/PVC薄膜的T-剥离强度达到15.1 N(25 mm);易氧化物指标、有机溶剂残留量等指标符合药品包装容器标准,表明该水性聚氨酯胶黏剂适用于医药包装。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氧化还原体系,通过反相乳液法,制备了页岩气压裂用黄原胶-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接枝共聚型降阻剂。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单体配比对产物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优条件为:单体质量浓度0.25 kg/L、引发剂质量浓度0.5 g/L、反应温度50℃、单体配比0.3时,接枝率可达490.0%,接枝效率达91.2%,红外、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微观形貌观察证明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在质量分数为0.15%、剪切速率3879 s-1时,降阻剂室内降阻率可达61.7%。  相似文献   
998.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自制的双锂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两步法合成出线型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PSI-PIB-PSI)。采用1H-NMR研究了微观结构及共聚组成,透射电镜(TEM)观察了聚合物的形态,动态粘弹性仪(DMTA)对热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四氢呋喃与活性中心锂的物质的量比(R值)为60时,可实现异戊二烯-苯乙烯(I-S)的无规共聚;TEM图表明聚合物PSI-PIB-PSI为两相结构,且随着苯乙烯(St)的含量的增加,相分离现象明显;当PIB/PSI的嵌段质量比为1/2,苯乙烯的质量分数为27%~28%时,该线型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9.
采用新型管式反应器实验装置,通过正交试验讨论了反应温度,进料速率以及水和乙苯的配比对苯乙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反应最佳操作条件。根据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由实验结果计算出了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且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检验,相对误差不大于5%。由实验结果确定了该综合实验的方法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00.
对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归纳了模板正/反相胶束、微乳液及囊泡介质体系中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及特点,同时讨论了相应制备的纳米TiO2光催化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