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0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222篇
系统科学   141篇
丛书文集   291篇
教育与普及   206篇
理论与方法论   68篇
现状及发展   28篇
综合类   569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88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32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13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东濮凹陷西部下第三系的遗迹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下第三系地层中发育有大量的遗迹化石,类型多,分异度大。按其生态习性分为六大类:居住迹(Domichnia)、觅食迹(Fodichnia)停迹(Cubich-nia)、爬迹(Repichnia)、逃逸迹(Fugichnia)和牧食迹(Pascichnia),共计13个属。文中描述了类属的特征及其成因,并建立了适于本区的遗迹化石相模式,由五个相组成,即石针迹(Skolihtos)相、卷迹(Intortusichnus) 相、伸展迹(Aductusichnus)相、始网迹(Protopaleodictyon)相和古网迹(Paleodictyon)相,分别对应于滨湖、浅湖上部、浅湖下部、半深湖和深湖环境  相似文献   
992.
叠层石广泛见于燕山西段前寒武系雾迷山组,文中将其分为六种类型:核形石、凝块石、层状叠层石、波状叠层石、锥状叠层石和柱状叠层石。叠层石形态的变化由前向后代表由低能向高能的环境转变,其中以层状叠层石在雾迷山组最为丰富。研究表明,在当时无捕食动物与钻孔动物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叠层石发育于潮下带环境。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主要出现在潮下高能带的下部,少量见于受保护的潮间环境。潮下层状和波状叠层石以其色深、纹层密集、缺乏干裂收缩缝和窗格状组构区别于潮间带。锥柱状叠层石出现于潮间带和潮下高能带的上部;潮间带的锥柱状叠层石可能因暴露干裂而继承性地有壁,但潮下带的却可能没有。核形石和凝块石占据着泻湖和水下凹地(生物丘之间的低洼地或废弃潮汐沟道)等低能环境。燕山西段的叠层石罕见于潮上带和波基面之下的潮下低能带。  相似文献   
993.
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大口径聚光镜型菲涅耳透镜设计和分析理论。对制成的透镜进行了误差分析和象质评价。此外,进行了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994.
应用铸态淬火研究了碳量(2.5~4.0%)、硅量(2.5~3.5%)、锰量(0.5~5.5%) 对球墨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锰含量增加。试样中针状组织减少,残余奥氏体 增 多、碳化物也增多.低硅时锰对碳化物数量、中硅时锰对残余奥氏体数量影响突出。针状组织数 量及针状组织含碳量对硬度影响较大。适当的碳量可使试样中石墨球、碳化物、针状组织有较佳 的配合,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995.
本文对目前国内高等院校遗传课本中较为流行的遗传力概念及其估算方法进行探讨,笔者认为这些课本中所给出的遗传力概念欠明确;其估算方法的理论论述欠妥.  相似文献   
996.
佛手果头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用GC/MS/DS方法从佛手头香油中鉴定出29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再用GC/FTIR方法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其中有25种化合物在佛手油中过去没有报导过。  相似文献   
997.
两种不同含卤配体金属有机化合物,可通过卤原子相联成[LM(Cl)2M‘Cl2]和[LM(Cl)2·M’L‘]2+卤桥型异核配合物.对它们3800~80cm-1间的红外光谱作了研究,并提出构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研究了气体渗碳过程中,碳原子由气相到固相传递的动力学。根据固相表面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推导出碳由气相到固相的传递量正比于气—固相间碳的活度差。由此建立气—固相碳传递的动力学方程,并讨论了碳传递速度的影响团素。可推知,增加气相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含量可提高碳传递速度,另外,适量氧化介质特别是水可加速碳的传递。  相似文献   
999.
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将稀土区的能谱实验数据,拟合不同的能谱公式,从而证明E=a〔(1+bI(I+1))~(1/2)-1〕是符合得较好的,本文还推导了与上述能谱相应的两类转动惯量,并以此与实验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仍很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徐州、铜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至今仅开发部分煤、内生铁矿和石灰岩。根据地层、地质构造和岩浆岩特征分析,这地区不仅存在许多上述矿产,而且拥有大量铝土矿、沉积铁矿、白云岩、迭层石石灰岩、铜、金和银等矿床。应向新区和按确定的标志寻找新矿,或采用综合方法开采靠近煤层的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