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7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26篇
教育与普及   1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380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高碳石墨生产中产生的酸废水,其中除含有中和过程中未起作用的盐酸外,还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铝,氯化铁,它们都是有效的混凝剂,本文提出采用“铝灰酸溶一步法”生产高效无机混凝剂碱式氯化铝,不仅可以回收盐酸,同时其中的氯化铝和氯化铁与可被回收,从而使酸废水得以治理和废物得以利用,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2.
在铜精粉的湿法冶金和生产硫酸铜的过程中,若焙烧温度控制不当,便会有大量的铁酸铜生成,而传统的湿法冶金和硫酸铜生产工艺,对此无能为力,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增大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3.
传统加工方法很难在非金属材料表面实现指定区域的三维金属化,而利用激光三维立体照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表面,可使得指定区域内的材料特性发生改变,而没有经过激光照射的区域仍然保持原有的特性,从而实现选择性化学镀.实验采用ND∶ YAG激光器,经声光调制后,通过动态聚焦系统和二维振镜实现三维扫描,并利用f-θ透...  相似文献   
94.
在亚甲基双膦酸四异丙基酯CH2[P(O)(iPrO)2]2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一种新的配合物[Zn(2,2-′bipy)3]2Cl4.H2O,并用红外光谱和X-ray单晶衍射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在反应中CH2[P(O)(iPrO)2]2并未参加配位,但却起到了催化、诱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史强  王利 《科技信息》2010,(6):35-35,37
本文详细介绍了镓酸锌掺杂锰发光材料的制备进展,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无机发光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以金属铜丝网为基体,利用表面控制氧化法制备了新型超疏水/超亲油膜。首先用过硫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浸泡铜网制备氧化铜膜,然后用正十二硫醇和十四酸对其改性。结果表明,加入十四酸可改善膜表面微结构的尺寸和致密性,所制得膜的疏水性优于仅用正十二硫醇进行改性的膜;当十四酸的浓度为1mol/L时,所制备膜的疏水性最好,水在膜上面的接触角可达158.°。将所制备的膜用于油-水混合液的分离,起始含油量3g/L,当油相以半乳化状态存在于混合液中时,分离后水中含油量小于0.3g/L;当油相以完全乳化状态存在于混合液中时,分离后水样中含油量约为0.8g/L。  相似文献   
97.
射孔及孔道酸化技术是将复合射孔技术、酸化处理等工艺结合起来,基本原理是将化学反应带入射孔作业,方法是将固体酸性材料装在射孔弹中,在射孔的同时酸性材料随射孔流进入油层孔道及裂缝中,这些酸与周围的岩石发生化学反应,使复合射孔造成的孔道和裂缝扩大、延伸,并形成无法闭合的永久裂隙。这些裂缝能够改善近井带的渗透率,从而提高射孔效率。  相似文献   
98.
由于具有良好的光化学稳定性、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的强吸光性等优点,方酸类染料是目前最具潜力的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之一.然而,其空穴迁移机制并不明确,较低的迁移率限制了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的提升.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Marcus电子转移理论、主方程模拟,系统研究了三氢-苯并吲哚啉方酸(USQ-BI)染料的电子结构、分子堆积模式以及电荷转移性质.结果表明,由于空穴迁移路径上交替出现两种不同的分子堆积模式,驱动力呈现正负交错的特征,克服正驱动力的过程为空穴迁移的决速步.据此,提出了降低驱动力绝对值以增大迁移率的理论策略.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一些位点上引入氰基可以显著提高空穴转移耦合强度,从而提高空穴迁移率.最后,对USQ-BI中电子转移过程的研究发现,由于较大的重组能导致较小的电子转移速率,该晶体不能作为好的电子传输材料.  相似文献   
99.
根据文献合成了2,2′-联苯酸,并以其和联苯胺为配体,通过水热合成制备了Cu(Dpda) (Benzidine)2微晶颗粒(dpda=diphenic acid).通过元素分析、IR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TG分析对该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及热分解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0.
固体酸催化合成环已酮1,2-丙二醇缩酮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述了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三氯化铁、二水氯化亚锡、硫酸铜、水合硫酸铁、十二水合硫酸铁铵、硫酸钛、四水硫酸铈、铌酸、树脂固载Lewis酸、一水硫酸氢钠、碘、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分子筛和维生素C等催化剂催化合成环已酮1,2-丙二醇缩酮的实验结果.建议对近年来开发的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剂进行扩大试验与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