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91.
综合几种展宽微带天线带宽的方法,设计出一种适用于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圆极化微带天线.天线采用双层结构,介质基片选择泡沫材料.利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Ansoft HFSS对该微带天线进行了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在电压驻波比≤2时,天线的阻抗带宽达到12.8%.同时天线的最大增益达到9.3 dB.  相似文献   
92.
正交缝隙耦合馈电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圆极化微带天线的频带拓宽和增益提高,在缝隙耦合天线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Ku频段正交缝隙耦合馈电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该天线以双层方形贴片为辐射单元,在拓展天线阻抗带宽的同时提高了增益;采用微带线结合正交左旋缝隙结构实现耦合馈电,通过优化缝隙结构改善了天线轴比特性。测量结果表明:阻抗带宽(VSWR2)和轴比带宽(AR3dB)分别达到22.5%和16.2%,轴比带宽内天线增益均大于9dBi。该结构天线以其简单的馈电设计为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一种用于产生OAM波束的集成圆极化天线阵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在S波段内产生轨道角动量(OAM)波束的集成圆极化微带天线阵列.天线采用同轴馈电的方式.为了获得良好的圆极化特性,利用CST软件对天线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优化分析,最终确定天线整体尺寸为0.416λ_0×0.416λ_0×0.026λ_0,3-dB轴比带宽为3.79~3.85 GHz,S_(11)-10 dB的工作带宽为3.74~3.96 GHz.该天线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实现.天线阵列由6个相同的圆极化天线组成,相邻阵列单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60°,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得知,在对阵元进行等幅、等相位的馈电的条件下,该天线阵列能够产生模态l=-1的OAM波束,这能够有效避免复杂馈电网络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94.
用于射频识别的低旁瓣圆极化微带天线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一种工作于2.45 GHz射频识别(RFID)读卡器微带天线阵的设计与测试结果.该天线结构简单,具有低旁瓣与圆极化特性.实测旁瓣电平为-23.2 dB,VSWR≤2阻抗带宽约130 MHz(2.44~2.58 GHz).这些特性能较好地满足RFID天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
基于开口方形环频率选择表面(FSS),设计一款新型圆极化器,将线极化波转换为圆极化波.在圆极化器中加入串联双H型耦合枝节,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oft HFSS对圆极化器参数进行仿真和优化.结果表明:3 dB轴比的圆极化器带宽达到25.6%,其中,870~1 080 MHz频带内轴比都小于2 dB,S2,1都维持在-1.7 dB以上,圆极化器对馈源天线几乎不存在影响;相比于传统圆极化器,设计的圆极化器具有工作频带宽、结构层数少、模型简单及性能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
提出一种新型的圆极化微带天线形式,采用共面波导、不等长十字槽耦合馈电,易于与有源电路集成。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分析了天线几何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加工了一个圆极化天线。仿真值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在10.28GHz工作频率上测得驻波比小于2的带宽达到600MHz,边射方向上的圆极化轴比为1.7dB,轴比小于3dB的带宽为140MHz。实验结果表明,天线具有较好的圆极化性能。  相似文献   
97.
电子在右圆极化静磁场中作螺旋线运动。这种运动的电子与光辐射光波相互作用,有可能使电子获得能量,也有可能使电子失去能量。电子能量的得失可以由作用在电子上的力来计算。根据能量守恒,失去的能量由光波吸收,从而实现了激光放大。这就是自由电子激光中激光介质与光辐射能量交换的基本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98.
基于传输相位与Pancharatnam-Berry(PB)相位的复合相位调控机制,采用单层介质结构,提出了一种单一圆极化(circularly polarized, CP)波入射和在反射的正交双极化信道条件下实现两种独立功能的双功能超表面。推导分析了传输相位与PB相位对同极化与交叉极化反射分量的相位调控机理,并提出了实现同时调控两种分量的单元设计要求。针对单元旋转造成的PB相位失真,提出了一种加载空心圆形贴片的单元改进模型,确保了相位的稳定性。通过精确调控两极化分量的波束空间相位分布,在单圆极化电磁波入射条件下,该超表面可利用两正交极化信道同时实现两种不同功能。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在右旋圆极化(right handed circularly polarized,RHCP)电磁波入射下,在13~15 GHz工作频段内,所设计的双功能超表面可在同极化反射信道获得携带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的偏折涡旋波束,在交叉极化反射信道获得偏折笔形波束。该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等优点,为实现圆极化信道复用与多功能集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