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孤雌生殖卤虫多倍体α—AMY同工酶基因的表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中国孤雌生殖卤虫10个品系的26个多倍体单个体克隆的α-AMY同工酶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所研究的α-AMY为多态酶重复基因表达,各多倍体克隆间的多态程度较高,说明群体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72.
鲤鱼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介绍了迄今为止锂鱼育种已采用的方法和已取得的成就,特别着重介绍了鲤鱼的育成品种以及一些新技术在鲤鱼育种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以人工新合成、野生天然及栽培异源四倍体小麦为实验材料模拟四倍体小麦形成初期、自然进化及人工驯化等阶段,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各群体进行核型的鉴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合成群体存在亚基因组间序列重组,重组位置主要集中在染色体长臂端部;野生天然群体积累了大量的序列重组,除3号同源群外,其他同源群均出现了近着丝粒区的片段渗入;栽培群体仍有新的重组现象出现,但与自然进化过程相比明显减少.各群体内的核型检测结果表明,人工新合成群体存在少量的染色体结构变化,野生天然和栽培群体则趋于稳定.本研究结果为明确多倍体作物在进化过程中的核型变化规律,了解其核型稳定程度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良种是提升人工林生产力和增强其碳汇能力的重要基础。“林业种质资源培育与质量提升”是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任务之一。突破制约林木育种效率和遗传增益提升的瓶颈对于保障国家木材安全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传统林木育种周期长、效率低、表型选择精度差,以分子育种为代表的现代育种技术可以显著缩短林木育种周期,精准改良目标性状,成为实现高效林木遗传改良的关键途径。笔者分析了限制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等现代林木育种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并对这些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加速林木遗传改良的重大技术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