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78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金刚纂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系统溶剂提取法、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法等手段,从金刚纂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为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1),3,3’-di—O—methylellagic acid(2),6,7,8-trimethoxy-coumarin(3),7-hydroxy-6-methoxy—coumarin(4),Kaempferol-3-O—a—L—rhamnopyranoside(5),胡萝卜苷(6).其中,化合物2,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对其中的两个香豆素化合物3和4的光活化抗微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3和4在黑暗中和紫外光的照射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未表现出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72.
采用原位聚合法和共混掺杂法制备稀土铽配合物改性聚苯乙烯(PS)材料,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环境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备的改性聚苯乙烯的紫外吸收峰强度和宽度明显高于共混法掺杂的改性PS;荧光光谱测试发现原位聚合法制备的材料呈现很强的稀土Tb离子的特征荧光,而用共混掺杂法的改性PS没有出现Tb离子的特征荧光,只有苯环的发射峰;在共混掺杂的改性PS材料的断裂面上有聚集态颗粒,而原位聚合的改性PS材料断面无聚集体,呈均匀分布微观形貌.  相似文献   
73.
以Keggin结构的磷钨酸为电子受体,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为电子给体,合成了新型的磷钨酸/壳聚糖(CS-HPW)杂化材料.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固体漫反射电子光谱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杂化材料的化学组成为(C6H11O4N)5.8H3PW12O40.29.2H2O;有机给体与无机杂多酸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合成的杂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逆光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74.
把大气环境看作一个灰色系统,联系重庆市大气环境的实际情况,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判断出重庆市2000-2005年间大气污染物中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和SO2,同时建立灰色模型对其进行质量预测.短期预测结果表明大气PM10和SO2浓度呈下降趋势,其浓度分别到2009年和2012年可达国家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5.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法,考察了单体比例及其用量、引发剂质量分数和溶剂丙酮的加入对丙烯酰胺(AAm)-苯乙烯(St)共聚物乳胶粒的形态与表面电荷性质以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大聚合体系中单体的质量分数,可以得到粒径较大的乳胶粒,但乳液的表面电荷密度和机械稳定性减小.通过增大AAm在单体中的质量分数,增加引发剂的用量,或者往溶剂反应体系中添加部分丙酮,可得到粒径和表面电荷密度较小的乳液.  相似文献   
76.
一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结晶紫的脱色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福州某印染厂废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分离得到8株对结晶紫染料有脱色能力的菌株.对其中脱色效果最好1株菌F7进行了鉴定及脱色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nas maltophilia),在pH7.0、温度为35℃、盐度为0.5%、摇床转速为150 r/min条件下,其脱色效果最好,培养8 h对60 mg/L结晶紫溶液的脱色率达95.7%.  相似文献   
77.
Sm(Ⅲ)(BCB)3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性红(NR)作探针,利用光谱法研究钐(Ⅲ)与灿烂甲酚蓝(BCB)形成的配合物Sm(Ⅲ)(BCB)3与鲱鱼精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Sm(Ⅲ)(BCB)3与鲱鱼精DNA结合比n(Sm(Ⅲ)(BCB)3)n(DNA)=41,其结合常数为2.30×105L/mol.Sm(Ⅲ)(BCB)3与鲱鱼精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主要为沟槽作用方式,△rH☉m和△rS☉m都有利于Sm(Ⅲ)(BCB)3-DNA超分子复合物的形成,但主要影响因素是△rS☉m.  相似文献   
78.
以甲壳素为原料,采用连续操作、不分离中间产物的方法合成了羧甲基取代度1.08的水溶性N,O-竣甲基壳聚糖,分别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谱(^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通过重构插层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Mg—A1双层氢氧化物复合物,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表明双层氢氧化物的片层已经被层离,N,O-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有效的插层剂。  相似文献   
79.
采用B3LYP方法在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甲醛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微观机理,找到了可能的反应通道,反应通过2种通道生成中间产物HOCOH,HOCOH进一步反应生成CO_2和H_2O.利用经Winger校正的过渡态理论研究了200~360K温度内,决速反应步骤各热力学量及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80.
采用沉淀法制备Fe_2O_3粉体。用XRD、FTIR对样品进行表征,以刚果红为研究对象,紫外光为光源,研究了催化剂前驱体焙烧时间、催化剂前驱体焙烧温度、催化剂用量、刚果红初始浓度、光照时间等对刚果红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时间3 h,焙烧温度400℃,催化剂用量0.3 g,刚果红初始浓度10 mg/时,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