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8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61.
关于扩大内需政策逆效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实行扩大内需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逆效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制不完善和经济结构不合理。扩大内需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社会供给的改善、各方面机制的健全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62.
自1998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成功地摆脱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且为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积极财政政策出台背景、实施成效、经济存在问题、潜在的财政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提出坚持创新,完善中国式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63.
2002年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尽管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但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通货紧缩的不利趋势。我国政府应积极运用财政政策。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增强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64.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这种以扩大内需为目的,以国债投资为主要手段的财政政策,存在着诸多潜在的财政风险,对此我们一定要予以高度警惕。我们有必要逐步将其调整为以启动内生增长动力为主,兼顾解决短期和中长期发展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65.
提供生态环境公共产品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在区域分工中的任务,生态环境产品具有利益外溢的特点,财政手段可以有效解决生态环境外部效应问题。本文从建立流域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税制,财政投融资向环保产业倾斜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力求财政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6.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的就业体制,束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为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当前财政政策的选择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为已经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劳动力及其家庭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挖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在继续强化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相似文献   
67.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为了解决通货紧缩问题,我国应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应加以综合利用。文章就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其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8.
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展开,有关人员的社会保险工作尚处于萌芽状态,给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要尽快建立起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体制的结构框架和相应措施,并且按照改革——健全——完善——规范的模式,循序渐进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69.
一场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全球正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本文着重分析金融危机的起因、发展趋势及影响程度,并结合世界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提出我国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及其它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0.
《创新科技》2012,(9):7
<正>瑞穗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日前撰文称,中国经济稳增长与调结构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总结上一轮四万亿刺激的负面效应,明确和发挥财政政策的反周期功能,打破银行的隐性财政功能,用减税和发行调结构特别国债的方法,既可以稳增长,又可以调结构,才是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困局的最理想方式。他表示,仅刺激经济增长而放弃调结构目标显然行不通,也无法得到决策者支持与民心所向。"2008年年底的四万亿经济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