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4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9篇
系统科学   88篇
丛书文集   907篇
教育与普及   10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33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3053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223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223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692篇
  2014年   2000篇
  2013年   2030篇
  2012年   2540篇
  2011年   2686篇
  2010年   2727篇
  2009年   3064篇
  2008年   3184篇
  2007年   2896篇
  2006年   1890篇
  2005年   1422篇
  2004年   1382篇
  2003年   1280篇
  2002年   1045篇
  2001年   899篇
  2000年   598篇
  1999年   430篇
  1998年   274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2篇
  1944年   4篇
  1943年   3篇
  1938年   1篇
  1932年   1篇
  192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由党的性质,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由国际国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的,江泽民同志这一命题的提出,反映了我党巩固自身地位和提高执政水平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62.
学习模式与教育方式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工具性教育导致了一味灌输的接受认同式学习模式,它不能适应新世纪人类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改变以往单纯的化占有式思维,形成一种以化批判与生成为机制的建构性学习模式,这才是当代学习理论探究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3.
根据北京地区观众媒介接触行为的分析,充分肯定了电视传播满足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种种需求的重要地位,并根据早期社会化时期青少年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作用;从电视化对青少年社会化负面影响的角度,重点论述了电视与青少年社会的化的关系,特别强调了电视应该为青少年社会化提供高教于乐的电视通俗化。  相似文献   
64.
文章对手机、造型及其造型设计等相关概念作了一个初步的阐释 ,着重就中国手机及其造型设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剖析 ;阐述了中国手机造型要实现艺术化设计的观点 ,即从科学走向艺术。  相似文献   
65.
委婉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并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中。本文尝试从文化价值角度,探讨英语委婉语的主要语用功能:避讳功能、避俗功能、礼貌功能、掩饰功能、诉求功能、褒扬功能、贬抑功能。  相似文献   
66.
文章通过对《工业锅炉》课程教材的分析 ,针对性地提出了在《工业锅炉》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7.
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为个案,分析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以及为什么要留住工艺,如何留住工艺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谈谈如何来保护民族文化,特别是对民间工艺在今天都市化的过程中,以休闲方式予以传习的现象倍加关注,通过分析,以期对如何保护和创新民族文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8.
本文借助于视觉艺术的外视感应来阐述听觉艺术的内视感应 ,确定时间艺术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举出音乐作品实例分析 ,进一步论述音乐艺术随时间流动所产生的心理造型和它的立体性效果。提出音乐魅力所带来的空间氛围、形象意境 ,在心灵感应下会取得长久性的感受与记忆。  相似文献   
69.
简论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为中心,探讨了郭嵩焘对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观察与思考,指出郭嵩焘的政治文化心态的开放性、进步性。通过对中西社会政治制度的比较,郭嵩焘对封建君主专制弊端作了一定程度的揭示,并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0.
牡丹是我国久负盛名的一种花卉,为历代人们所喜爱。在唐来时期,更成为一种共同的民族审美风尚。诗人为此也写下了数量众多的牡丹诗。这些诗或直接咏叹牡丹的形貌之美,或借花抒怀,托物寓意。借咏牡丹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反映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一种极富时代和民族特色的牡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