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75篇
丛书文集   93篇
教育与普及   35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0篇
综合类   201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串联电容补偿技术作为提高输变电网络稳定极限以及经济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从开始应用到今天已在我国电力系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62.
63.
并联隔震体系地震总输入能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双线性滞回模型,对并联基础隔震体系进行了单质点的弹塑性能量反应谱分析,综合考虑地震动三要素和结构自身动力特性,探讨了地震总输入能量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并联基础隔震体系的地震总输入能量谱曲线受地震动特性及其自身的自振周期的影响较大,地面加速度峰值越大,地震波的卓越周期越大,地震波的持时越长,输入结构的总输入能也越大.总输入能量对屈服剪力系数、第二刚度系数、摩擦系数和阻尼比的敏感性不是很突出,在较长的周期范围内,摩擦系数的增大和阻尼比的增加,都使地震动总输入能量有略微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4.
新投运高压并联电抗器,通过油色谱跟踪实验,发现油中有特征气体C2H2(乙炔)含量超标的现象.对故障原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介绍了相应的处理过程,并找出了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提出了一种易于辨析组合电容器联接关系的半实物半符号电路图.以球形电容器和空气平板电容器为例,给出了简要的推演过程.  相似文献   
66.
文志成 《河南科技》2013,(10):94+98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台日本三菱FX2NPLC并联连接通讯的硬件接线及软件程序的设计,实现PLC之间的信息交换,并举例说明并联连接通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针对解决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所组成的测力及称重应用系统中发生的常见偏载现象而定性介绍的一种加法电路的基础上[1],借助误差理论工具,依据法定设计标准(规范),以电桥电路的阻抗为分析参数,采用近似理论优化手段分别得出抗偏载电阻RG、可调电位器RW、增益控制电阻的公式表达式与函数值的取舍标准。  相似文献   
68.
3-PCR并联减振机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多自由度减振,以3-PCR并联机构为主体制定多维减振平台;利用拉格朗日法建立机构动力学方程。Matlab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三驱动关节的驱动平衡力相位差为(2/3)π,随动平台相对定平台的位置增加,关节的驱动平衡力减小;当定平台边长增加时,驱动平衡力减小,动平台边长增加时,驱动平衡力增大;移动副轴线与定平台夹角减小时,驱动平衡力减小。  相似文献   
69.
吴桂媛 《甘肃科技》2012,28(14):56-57
针对电力电容器在运行中出现的过电压及过电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现场中限制过电压及过电流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容器运行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为了实现并联机床性能的真实预测,确保加工过程的安全性,提出了基于Adams的并联机床加工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方法。在包括螺旋副在内的仿真模型的各个运动关节加载了摩擦力,实现了仿真模型与实际机床的高度仿真;根据NC文件和切削参数,建立并联机床加工过程的切削力模型和运动控制模型,实现了机床加工零件全过程的动力学仿真。对5-UPS/PRPU并联机床的加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准确的预测了实际加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