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0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通过试验研究了高吸水性聚合物(SAP)对泥浆的脱水效果.确定了SAP在自来水、海水、泥浆中的吸水量.探讨了泥浆初始含水率、SAP消耗率及脱水次数等因素对泥浆脱水效果的影响.建立了SAP消耗率与泥浆含水率间的试验关系.为分析脱水后的土样强度,开展了快剪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SAP回收利用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SAP在自来水、海水、1倍液限泥浆、1.5倍液限泥浆中的吸水量分别为155、18、13、43 g/g,表明溶液阳离子种类与水的存在状态显著影响SAP吸水量.SAP在泥浆中吸水时,可在8~12 h达到最大吸水量,脱水效率较高.当泥浆初始含水率分别为42.3%与63.5%(对应1倍与1.5倍液限)时,经SAP板4次与11次处理后,对应SAP消耗量分别占干土质量的0.33%与0.95%,含水率均可降到约35%,SAP消耗量少,脱水效果明显.快剪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脱水后,快剪强度参数cq=11.5~12.7 kPa,φq=4.9°~5.8°,无侧限抗压强度qu=20.9~24.6 kPa,强度提高较大...  相似文献   
572.
文章介绍了高核过渡金属簇合物的各种电子计数规则的研究现状.高核过渡金属簇合物的电子计数规则的公式可表示为NVE=2(4 n_s+9 M_s-L_s+L_i+xM_i+Z)+K.其中,NVE表示簇合物的价电子数.n_s和M_s分别表示整个骨架表面上拥有的主族原子数和过渡金属原子数.Ls表示骨架表面上的边数.Mi项表示填隙过渡金属原子数.Li表示由填隙原子间所形成的边数.x是M_i项的系数,填隙过渡金属原子不与其他填隙过渡金属原子生成化学键时,x=0;填隙过渡金属原子M_i项与其他填隙过渡金属原子生成化学键时,x=1.Z表示用Wade规则或Lauher的EHMO方法计算的NVE值与用稀有气体规则计算的NVE值之差的二分之一.M_(i0)表示被埋藏在Z值大于零的分骨架内部的填隙过渡金属原子,它可看作仅提供价电子的配体.n_s项必须参与形成埋藏M_(i0)项的Z值大于零的分骨架.L_i不能由M_(i0)和其他原子组成.K表示成单的价电子数.  相似文献   
573.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51个国家级、省(直辖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平均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Ripley’s K函数、全局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缓冲区分析、地理联系率等方法揭示重点村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 乡村旅游重点村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呈现集聚型分布,且集聚程度逐渐增强;在集聚尺度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旅游重点村集聚强度的峰值由83 km变化至100 km;2) 乡村旅游重点村在各个城市之间分布不均匀、分层明显,数量上川多渝少,等级上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中心点的高密度区居多;3) 乡村旅游重点村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集群效应,核密度分布以成都市、重庆市中心城区为双核心点,向外延伸形成多个密集区和次密集轴带;4) 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社会经济、资源禀赋和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分布,其中政策和高A级景区是影响重点村分布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57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