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2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镐型截齿的截割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截割试验台,对不同规格的镐型截齿在不同截割硬度,不同截割参数等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截割试验,并对测试结果人了分析研究。为合理地确定,正确地选择镐型截齿的有关参数,进一步提高截割效率和性能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52.
针对安全性、舒适性和操作效率等问题讨论了掘进机司机座椅的布置问题。这对于提高整机的设计质量和工作性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3.
分析了以往连续采煤机截齿瞬时切屑厚度计算方法的不足,通过截齿运动轨迹的平面假设,建立、完善了瞬时切屑厚度数学模型,运用Matlab编写了相应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得到了截齿瞬时切屑厚度与时间相互关系的曲线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由于该算法考虑了连续采煤机的振动和摇臂摆速不均匀的影响,所以这种确定瞬时切屑厚度的算法更能准确的反映实际情况,更有实用价值,为连续采煤机滚筒瞬时载荷的精确模拟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
耙爪机构的运动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了双臂式装载机耙爪机构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其运动学模拟的程序和方法,并结合实(?)对爪尖的运动轨迹、运动速度和加速度进行了模拟分析.该研究为了解装载过程中耙爪机构的工作性能和评价耙爪机构的设计质量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方法,为耙爪机构的动力学模拟和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本文分析、确定了截齿损坏的主要形式,介绍了截齿消耗的计算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截齿消耗的影响,这对于正确地确定截齿消耗量、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减少截齿的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煤炭生产的经济效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通过对液压支架动作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液压支架工作循环的载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支架各动作的载荷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57.
螺旋钻采煤机钻头的运动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螺旋钻采煤机钻头的运动参数对钻采的影响,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钻头载荷的分析,建立钻采稳定性模型,螺旋钻采煤机的钻头运动参数是整机的钻采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根据稳定性与载荷谱的模拟程序,求得运动参数的稳定性指标,对研究螺旋钻采煤机钻头运动参数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连杆机构是地下铲运机的重要工作装置,其设计质量、动力学特性直接影响整机的生产率、工作性能。本文利用拉格朗日原理建立了地下铲运机连杆机构六连杆组铲掘过程和举升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连杆的初始位置角与液压缸提供的转矩之间的关系,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相应的模块图,为转矩的设计提供了依据,为地下铲运机连杆机构的动力学仿真及动态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9.
为了实现4自由度串联式机械手的轨迹控制,为实验室设计一种4自由度串联式机械手的结构,基于D-H坐标变换理论,建立了该机械手位置运动学模型,研究了该模型的正、逆解问题。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模型及其正解的正确性。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该4自由度串联式机械手的工作空间,并导出该模型逆解的解析式,为实现该机械手的轨迹的精确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究井下移动式液压破碎机工作机构破坏的原因,为改进结构、改善工作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依据,在ProE/和Adams协同仿真坏境下确定了某型移动式破碎机工作机构的4种典型工况,根据冲击机械系统波动力学理论,导出该破碎机破碎岩石时冲击载荷的计算模型。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工作机构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大破碎深度时,小臂与小臂油缸铰接位置的疲劳强度最低,疲劳寿命为1.032×107次循环,损伤累计值为0.969;安全系数仅1.03,不满足结构设计要求,需对结构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