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52.
根据古生物及沉积岩石学特征的研究,发现桐梓期的白云岩主要产于开阔海台地相、半开阔海台地相及半局限海台地相中。并具有从东向西由开阔海台石化地相到局限海台地相白云岩含量增多的特征。由此特点,再考虑白云作用的机制,笔者认为桐梓期白云岩多为水混合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53.
水泥回转窑用碱性耐火材料的无铬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消除铬公害以及替代燃料的使用,研制水泥窑用碱性砖的无铬化势在必行。研究表明,用白云石砖、尖晶石砖、镁锆钙砖代替镁铬砖,符合碱性砖无铬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4.
本文主要利用Χ射线衍射方法,结合化学分析资料,对淮南地区太原组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区煤系地层对比及环境分析提供一点岩石学和矿物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55.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中次生白云岩及古岩溶是下二叠统主要的非构造圈闭储层之一。该文通过对白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古岩溶特征的研究,论述了白云岩和古岩溶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同峨眉地裂运动的关系,以及大中型裂缝圈闭与峨眉地裂运动的关系,为油气的勘探与开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去白云化作用机理的实验模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模拟,讨论了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去白云化作用机理。在近地表的酸性条件下,尽管有溶解CaSO_4的参与,方解石的溶解速率仍大大超过白云石,因而认为人们长期用来解释去白云化作用的假想化学反应很难从动力学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溶解CaSO_4的参与下,白云石中Ca~(2+)的释放受到抑制,Mg~(2+)的释放速率加快,先转变成一种富Ca~(2+)的白云石,最后转变成方解石。该过程可能部分类似于从原白云石到有序白云石过程的逆过程。  相似文献   
57.
贵州在今后十年每年向广东等地送电1000×104 kW,将新建一批大中型火电厂,应实现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针对我省煤炭含硫量高,并有丰富的白云岩资源,可采用白云石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该技术与现有的石灰石-石膏法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相比较,具有吸收率高、不结垢、系统简化、占地较小、设备投资省、运行费用较低、副产品利用价值大等优点,对我国火电厂烟气湿法脱硫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为更好的探究白云石与地层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规律,为后续研究白云岩储层的油气储集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开展了白云石与草酸的溶蚀模拟实验,主要考查了反应温度、草酸浓度及矿化度对草酸溶蚀白云石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增大不仅能提高反应速率,而且影响溶液中镁离子溶出浓度。草酸浓度较高时,溶液中镁离子溶出浓度不随草酸浓度升高而增大。且反应产物均沉淀在白云石表面上,阻止了内部溶蚀反应的进行,不利于孔隙优质储层的形成。草酸溶液中氯化钠的加入一方面有利于速率的提高及白云石的溶解度的增加,另一方面抑制了溶液中镁离子的沉淀  相似文献   
59.
贾申  喻理飞 《贵州科学》2010,28(3):29-33,55
本文针对兴义市喀斯特石漠化区域内石灰岩和白云岩两种岩石发育的土壤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岩石发育的土壤在全磷、交换钙、土壤含水量、石砾含量、土壤容重及岩石裸露率,差异显著。石灰岩区除了全钾与速效钾之外,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均略优于白云岩区。白云岩区土壤pH与全氮存在负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磷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交换钙达到显著正相关关系;全氮和速效氮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石灰岩区土壤pH与全钾存在负相关关系;有机质含量与全氮达到显著正相关关系,全氮和速效氮为正相关关系。不同坡位的土壤物理特征表明,白云岩区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厚度的平均值自上而下呈现依次递增的变化规律。而其在土壤容重、石砾含量和岩石裸露率的平均值自上而下则呈现依次递减的变化规律。石灰岩区仅在土壤含水量方面自上而下呈现依次递增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0.
川东南丁山-林滩场构造灯影组热液白云岩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地表地质与地下地质相结合,对川东南丁山-林滩场构造的上震旦统灯影组热液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区热液白云岩在岩相学上表现为充填或交代状马鞍状白云石,发育条带状、角砾状构造.同时出现MVT型铅锌矿、马鞍状白云石-石英、马鞍状白云石-沥青、马鞍状白云石-天青石等热液矿物组合.马鞍状白云石的碳、氧、锶同位素值较灯影组围岩表现出明显的低碳、低氧,而富锶同位素:Δδ~(13)C_(PDB(脉-围岩))在-1.312‰~-0.501‰之间,Δδ~(18)OPDB(脉-围岩)在-4.257‰~-1.974‰之间,Δ(~(87)Sr/~(86)Sr)(脉-围岩)在0.002 3~0.004 1之间,显示出热液活动的特征.热液活动使灯影组白云岩产生重结晶及热液溶蚀作用,使储层晶间孔、次生溶蚀孔在原岩基础上增加3%~10%.热液白云岩比未受热液影响的白云岩基质孔隙度平均值增加1.1%,渗透率平均值增加1.415×10~(-3) μm~2.热液白云岩的分布受桑木场断裂、现今构造高点及桐湾期不整合面控制.平面上,以现今桑木场背斜核部、桑木场断层及与之较近的林滩场构造较为发育,而较远的丁山构造则相对少见.纵向上,主要分布在距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的不整合面以下300 m之内,分布呈断续状.结合该区构造演化、油气热演化史,认为热液白云岩可能形成于早二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