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正在建设中的拉西瓦水电站是黄河流域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水电站。建设者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多项技术难题,使其成为我国水电建设史上投资最省、单位千瓦造价最低的水电站。  相似文献   
42.
本文对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的现状、影响、未来污染预测、防治规划和治理措施作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3.
黄河流域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控制黄河流域水资源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入手,依据地下水位动态、同位素以及地下水流场分析和野外调查等资料,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河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河流域河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的8种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水动力特征,从而为定量模拟和评价河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以及黄河维持机理和流域地下水可再生能力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李丽  郝振纯  王加虎 《自然科学进展》2004,14(12):1452-1458
充分考虑水文要素和各种参数的空间变化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的优势所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它们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方便易得的数据源,因此具有一定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将成为水文学发展的必然方向.文中依据从DEM中提取的河网、水流路径长度和坡度等流域特征,建立了适合于黄河流域三门峡-小浪底区间水文过程模拟的分布式日模型,为进一步的次洪模拟和小浪底水库入库洪水预报系统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参数和依据.  相似文献   
45.
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水资源的有限性和径流过程的非线性为长期预测的重要前提,首次建立了一种对区域水资源进行长期趋势预测的生命旋回模型。  相似文献   
46.
为了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改善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亟须评估流域水生态安全状况,因地制宜保护与修复生态系统.选取黄河流域62个地级行政区,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 PSR)模型选取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评价方法,计算2009-2019年流域各地级行政区水生态安全指数(Water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WESI),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各地级行政区的水生态安全水平的集聚性特征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生态安全水平逐年上升,WESI由2009年的0.42上升至2019年的0.45,增幅达7.14%,流域整体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空间布局,近十年来流域62地级行政区的WESI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空间聚集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的各项需求,提出构建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主要解决流域海量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问题,为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与研究提供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探讨了为大尺度地学研究对象建立分布式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此类系统建设的网络部署总体策略,数据的分布存储与管理措施,各省基于三层模型的应用程序构架,跨省市数据交互与协同分析的实现方案.阐明了应用程序部署的MVC结构,系统内各类数据库的协作关系及系统预期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48.
在分析水利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两种方法的基础上,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了间接指标分级法的适用性。直接指标法以年均土壤侵蚀模数或年均土壤侵蚀厚度为指标划分侵蚀强度级别;而间接指标法以下垫面影响土壤侵蚀的自然因子为指标,判断土壤侵蚀强度。实际应用中直接获得侵蚀模数和侵蚀厚度比较困难,因此一般用间接指标法评估土壤侵蚀强度。基于前期研究建立的土壤侵蚀快速评估法,用间接因子评估了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强度,通过与遥感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了间接指标法的适用性,为该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9.
正1957年8月,北京原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棉作室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下简称中棉所),1958年3月中棉所搬迁到河南省安阳县白壁镇。自此,中棉所的协同创新拉开了帷幕。胸怀全国,铺设协同创新网络以国家队为引领,联合上中下游优势单位联合攻关农业生产重大科技问题的解决需要形成与产业发展相匹配  相似文献   
50.
陈南 《创新科技》2016,(12):74-75
为实现黄河流域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补共享,本文提出以互联网为依托,将分布于沿黄多个区域的档案信息资源有机整合到分布式云计算平台上,构建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