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为探究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对盐碱土水盐运移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地区中度盐碱土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进行一维垂直入渗实验。设置淡水(CK)及2种矿化度微咸水(3、5 g/L)和小麦秸秆生物炭(5、10、20 t/hm2)组合实验,分别为CK、W1、W2、W1X1、W1X2、W1X3、W2X1、W2X2、W2X3,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提高了土壤入渗能力;3 g/L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对土壤入渗能力提升幅度更大,其中,W1X1处理效果最好,W1X2略低于W1X1;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处理土壤含水率均高于未掺加处理时;施加等量生物炭条件下,采用5 g/L微咸水灌溉的土壤含水率高于3 g/L时,其中,W2X2处理最优,W1X2略低于W2X2;与CK相比,各处理均增加了土壤含盐量,但脱盐深度均达到34cm以上,不会对作物产生盐害作用;施加等量生物炭条件下,3 g/L微咸水灌溉土壤含盐量显著低于5 g/L,其中,W1X2处理脱盐效果最好,脱盐率达53.7%;微咸水灌溉条件下,掺加生物炭增加了土壤pH值,且各处理之间无明显...  相似文献   
302.
303.
为研究配置HRB600级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文章设计制作12根不同配筋率的HRB600级钢筋、C50混凝土梁,采用三分点静力加载的方式,对试件的破坏形态、钢筋强度设计值取值、极限承载力、跨中挠度及裂缝宽度等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置HRB600级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形态、破坏模式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同,其极限承载力仍然可以按照相关规范公式进行计算;建议对于受弯构件,HRB600级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取600 MPa,抗拉强度设计值取520 MPa,抗压强度设计值取435 MPa;对比跨中挠度实测值与相关规范计算值,发现两者在正常使用阶段吻合良好;试件实测最大裂缝宽度值比相关规范计算值大,在此结果基础上提出最大裂缝宽度调整系数k,对短期荷载作用下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进行修正,调整后得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304.
针对深大基坑人工监测中监测不及时、监测数据精度低、监测数据少等问题,以武汉某基坑工程为依托,利用自动化监测与采集设备获得了基坑变形、受力等监测数据,利用前端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和后端开发工具IntelliJ构建了深基坑自动化监测与智能预警云平台。研究结果表明,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在0.4倍支护桩长位置处,地表沉降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支撑轴力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线性增大且轴力增长速率随后续支撑施加而降低。深大基坑自动化监测及智能预警平台实现了基坑施工全过程中自动化监测、智能动态预测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305.
306.
难选含铁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部分难选含铁资源可通过磁化焙烧技术进行开发利用,然而,仍有部分难选含铁资源选别难度极高,接近或超出选矿工艺的处理极限。针对常规选矿方法和磁化焙烧技术无法利用的难选含铁资源,东北大学基于选冶联合理念提出了深度还原技术,即在低于矿石熔化温度下将矿石中的铁矿物还原为金属铁,并通过调控促使金属铁聚集生长成一定粒度的铁颗粒,还原物料经磁选获得炼钢用优质金属铁。本文从热力学基础、还原动力学、金属铁颗粒的生长调控、添加剂作用机理和实际应用等角度对深度还原技术进行了详细综述,并对深度还原设备转底炉和回转窑进行了简要介绍。目前深度还原技术主要使用煤粉作为能源和还原剂,容易导致较高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环境污染。因此,以氢气或生物质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粉进行深度还原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7.
针对山区局地污染源的大气扩散,通过定点气象观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污染评估技术,采用区域模式与局地模式相嵌套的高分辨率区域空气质量模拟系统RegAQMS,模拟了一个西南山区磷化工工业园所在区域三维气象要素场、大气边界层湍流场以及污染物散布的浓度场,分析了山地复杂条件下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特性和影响其散布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区域主要的污染物如SO2小时和日均浓度均未超过国家相关标准且有较大盈余,但在源区附近山体表现出较高的长期平均浓度,模拟时段总平均浓度占比标准份额高达87.7%。区域偏东和东南风极高的出现频率61.8%、较低的风速(如≤2 m/s风速频率43.1%)、离源近距离处敏感的下风向有相当高度山体的阻挡、大气稳定层结(逆温和贴地逆温较高的频率63.4%和27.2%)等是导致长期高值平均浓度的主要原因。与观测浓度的对比表明:RegAQMS能较好地描述该区域污染物的实际分布,模拟与观测的小时浓度相关达0.47,但整体有所高估,误差可能来源于采样时间的不同、排放源的变动、小风条件下平均风向的定义与扩散强度估计的不确定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