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11年10月和2012年4—5月,对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调查:保护区内共有两栖动物1目4科14种,爬行动物2目7科18种。两栖爬行动物分布型主要以东洋型为主,分布区主要以华南区与华中区共有物种为主。爬行动物的F指数、G指数、G-F指数(3.471、2.553、0.264)均高于两栖动物(1.830、1.946、-0.063),表示爬行动物的科属多样性与两栖动物相比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保护区内草丛生境中的两栖动物物种数最多,灌丛生境中的爬行动物物种数最多。  相似文献   
32.
湖北五道峡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观察统计、收集历史资料、座谈访问等方法,对五道峡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进行了初步调查,分别记录到两栖动物23种,、爬行动物34种,对它们的物种组成、地理区系特点和保护等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33.
众所周知,如果人喝了海水,会越喝越渴,最后甚至渴死。可是终生生活在海洋中的鱼、鸟、爬行动物等却不会有这种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海水淡化“装置”。科学家们已陆续揭开了装置的秘密。鱼只要一张嘴,海水就灌满了口腔。但是,这些水大部会通过鳃缝流出去,不会进入腹中。  相似文献   
34.
《青年科学》2011,(12):25-25
科学家警告称,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包括绵羊、鹿、鸟类以及爬行动物在内的动物体形正不断“缩水”。研究人员指出,过去几年的升温迫使一些动物体形缩小,需要较少的体脂肪便可生存下去,相比之下,其他动物则为食物展开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35.
2008年8月对亿比措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采集到西藏齿突蟾、西藏蟾蜍、高原林蛙、倭蛙、高原蝮等5种标本,结合文献资料记载,亿比措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爬行动物9种,隶属于2纲3目6科8属.该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以东洋界成份为主,特有种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36.
从2004年3月至2008年11月对广西玉林市东郊区的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该地有爬行动物32种,隶属于3目11科27属.其中优势种有4种,常见种有11种,稀有种有17种.区系成分以华南区的成分占优势,也含有古北一东洋界、华中一华南区成分。与广西其他地区和广东肇庆七星岩地区的爬行动物的相似系数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7.
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主要储能部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北草蜥和中国石龙子的主要储能部位。两种爬行动动物育肥和禁食个体的腹脂肪体能值、肝脏能值、尾能值及去尾躯干能值的组间差异显著;北草蜥腹脂肪体、肝脏和尾的能量动用活跃,是该种动物主要的储能部位;中国石龙子腹脂肪体、肝脏、尾和去尾躯干是该种动物的主要储能部位,两种动物主要储能部位无明显差异,育肥可使动物各储能部位迅速储存能量。  相似文献   
38.
寻找恐龙胚胎SearchingforEmbryoInsideDinosaurEggFossil¥//鲁祖惠(郑州大学物理系教授郑州450052)吴又麟(郑州大学物理系教授.郑州450052)王军(郑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工程师郑州450052)一、恐龙及...  相似文献   
39.
40.
1987~1989年对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有17种,其中北滑蜥和双斑锦蛇是北京地区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