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1.
轶伦 《科学世界》2011,(11):44-51
到目前为止,鳄鱼的家族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2.3亿年。和鳄鱼同时代的恐龙灭绝已经有6000多万年了,而鳄鱼还依然生活在地球上的许多地区,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河流、湖泊、沼泽以及丘陵中的潮湿地带都能觅得它的踪影……  相似文献   
12.
Cannibalism in a semi-aquatic reptile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nnibalism or intraspecific predation is a particular form of feeding behavior that is far more common in lower vertebrates and invertebrates than in higher vertebrates such as reptiles, birds and mammals. Evidence for cannibalism in vertebrate fossils, however, is generally rare, and the best examples were recently found in the Madagascan dinosaur Majungatholus atopus , the Neanderthals. Here we report the presence of cannibal-ism in a semiaquatic reptile Monjurosuchus splendens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hina (Fig. 1), as shown by an adult individual containing seven skulls of juveniles of the same species in its abdominal cavity, indicating that it is an active cannibal that preys on young members of its own kind. This discovery also represents the earliest known and most gruesome cannibalism ever recorded among the prehistoric vertebrates.  相似文献   
13.
两次对邻水县的两栖爬行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邻水县有两栖动物15种(隶属2目7科8属),爬行动物21种(隶属2目8科15属)。动物地理分布型为:热带亚热带型6种,占16.7%;全北型1种,占2.8%;南中国型19种,占52.8%;季风型8种,占22.2%;喜马拉雅-横断山型2种,占5.56%。区系组成:属东洋界有:华中区物种17种,占47.2%,华中华南区物种6种,占16.7%,东洋界广布种4种,占11.1%,属东洋、古北两界广布种的有9种,占总物种数的25%。  相似文献   
14.
金石 《科学之友》2006,(8):61-63
玛莉莲是美国一位专门研究爬行类动物的科学家,她长年生活在条件艰苦的亚马逊河流域,掌握了许多有关美洲鳄、蜥蜴、蛇等爬行动物的第一手资料。然而不久前,玛莉莲在美国《自然探秘》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并不是介绍她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发现,而是讲述她在一条人迹罕至的河流上与凶猛的美洲鳄为邻两昼夜的惊险故事。不少读者在为她的传奇经历感到惊叹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了解到,野外科学工作者的生活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浪漫迷人,而是充满了艰辛,甚至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0~2006年对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进行实地深入调查,并结合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的历史资料及现代有关成果,从经纬度、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海拔、生境、垂直分布等生态因子对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总数与海拔、纬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与年平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成正相关关系;在经度E128°~E130°之间物种数较多,其他地区则较少;灌丛、阔叶林等为黑龙江省两栖爬行动物适栖生境.在平原、丘陵低山灌丛、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分布着全省所有的物种.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2006年7月,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表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共有两栖爬行动物36种,隶属于5目11科26属.其中,两栖动物10种,区系组成以广布种和东洋界成分为主;爬行动物26种,以东洋界华中区和华中与华南区种类为主要成分.受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亦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征,基本上分布于4个带,并且古北界与东洋界种类交汇过渡分布.分析了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10,(1):13-13
正在我国东北进行挖掘的古生物学家表示,他们发现了之前不为人知、花栗鼠大小的哺乳动物化石,而且这种生活在1.23亿年前、长度仅有15cm的哺乳动物竟然长着内耳。这些化石或许可以帮助解释哺乳动物中耳的3块骨头是如何与下颌骨分离(爬行动物的耳朵是与下颌骨相连的)并形成结构复杂且高性能听力系统的。  相似文献   
18.
《奇闻怪事》2012,(4):64
没有牙齿是鸟类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是鸟类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种适应性。鸟类过着飞行生活,活动强度比较大,身体新陈代谢的频率比较快,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样一来,它们就不能像爬行动物那样,通过细嚼慢咽来粉碎和消化食物。为了适应飞翔的生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不要把人逼急了”,潜台词是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对那些处于弱势的动物来说也是如此,它们抵御外来强敌的方法也与弱势的人类有几分相似。这些方法包括:①自残身体,如马来西亚的爆炸蚂蚁、多毛蛙和一些能够断尾断肢的爬行动物;②装死,负鼠、狐狸和遇到大黑熊的人;③恶心对手.比如有角蜥蜴会射出鲜血,黄鼠狼会放臭屁,薯虫幼虫会用自己的粪便覆盖自己,墨鱼会喷射墨汁;  相似文献   
20.
《奇闻怪事》2011,(6):53
恐龙的蛋大小不一,就像今天的鸟类的蛋那样。已知最小的恐龙蛋仅2至3厘米大,这显然是很小的恐龙下的蛋。有些恐龙蛋大小如鸡蛋,下这种蛋的恐龙个子要大一点。大多数恐龙蛋平均直径在10-20厘米之间,与鸵鸟蛋相近或比鸵鸟蛋大些。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