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58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0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采用第一原理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分别研究了铝、硅和磷原子掺杂碳纳米锥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进而研究其场发射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与纯碳纳米锥相比,铝和硅原子掺杂对其场发射性能的提升意义不大,磷原子易于掺杂在碳纳米锥顶部,引起其费米能级附近最高占据分子轨道明显提升,功函数和离化能降低.计算结果表明,磷掺杂碳纳米锥体系是较好的场发射材料.  相似文献   
272.
为了解小相岭隧道围岩变形参数和损伤深度等数据,利用刚性钻孔弹模计和单孔一发双收声波法对隧道掌子面附近围岩开展现场试验,并结合室内单轴压缩试验,分析围岩松动圈厚度和岩体动、静弹性模量值及其随深度分布规律。测试结果表明:钻孔弹模计测得的压力-变形曲线规律性良好,大致分为低压区、中压区和高压区;水平孔沿着洞轴线方向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值为5.00~13.37 GPa、6.45~22.51 GPa,铅直方向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值为5.00~13.37 GPa、6.45~22.51 GPa;铅直孔沿着洞轴线方向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值为5.90~15.92 GPa、6.87~22.43 GPa,垂直洞轴线方向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值为6.66~26.56 GPa、7.63~35.75 GPa;围岩整体有各向异性。围岩松动圈大致呈圆形分布,厚度为5 m。底板松动厚度明显大于洞壁,建议适当调整爆破参数,对松动圈进行加固处理,尽量减小开挖对围岩造成的损伤,本试验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3.
首先对知识型团队的特点和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平衡计分卡的内在机制和基本模型,提出在知识型团队建设中,以平衡计分卡为导向对团队的建设进行探讨,为企业团队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74.
针对缘于深度学习模型脆弱性的对抗样本攻击这一国内外热门研究课题,以无人驾驶等实际应用为背景,探讨了针对Yolo-v2行人检测系统的对抗攻击方法;基于Yolo-v2对行人目标的预测置信度和分类概率,提出基于两阶段目标类指引的行人检测对抗补丁生成算法。创新性地提出了目标类指引的攻击策略,通过先后实施目标类指引的对抗补丁生成和对抗补丁增强,有效引导了对抗补丁在训练生成过程中的收敛方向,以此逐步提升对抗补丁攻击行人检测系统的能力;在Inria数据集上实现了79个目标类指引的对抗补丁生成训练与测试。结果表明,算法以“teddy bear”为目标类生成了攻击效果最佳的对抗补丁,行人检测交并比(IOU)指标可达0.043 5,显著优于对照算法的0.244 8。  相似文献   
275.
为探讨梵净山冷杉树叶提取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组成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测定冷杉提取物组成成分。最终分离确定出63个化学结构,其中优势成分为(1S)-(+)-3-蒈烯(15.275%),石竹烯(13.551%),衣兰油烯(8.363%),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1,2,3,4,4a, 5,6,8a-八氢萘(7.792%),(-石竹烯(7.738%),橙花叔醇(4.143%),丁香烯环氧物(3.23%),(1R)-(+)-α-蒎烯(2.463%),依兰油醇(1.933%),(-毕橙茄醇(1.381%)。  相似文献   
276.
不同形貌的纳米银(Silver Nano Particles, AgNPs)对初级生产者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毒性是否具有差异,目前还不清楚。为揭示斜生栅藻暴露于不同形貌的纳米银条件下的毒性效应,本研究分别在0、5、10、15、20 mg/L条件下将球形纳米银(Silver Nano Spheres, AgNSs)和立方体纳米银(Silver Nano Cubes, AgNCs)暴露于斜生栅藻,并观测受试生物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AgNSs暴露和AgNCs暴露对斜生栅藻均有明显毒性效应,表现为光合系统损伤和酶应激反应:(1)暴露12~48 h条件下,各处理组的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但存在较大差异;当AgNSs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L时,才能对叶绿素a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当AgNSs的质量浓度大于10 mg/L后,抑制作用保持稳定;而AgNCs的质量浓度仅为5 mg/L时就能显著抑制叶绿素a,当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抑制效应有所缓解。(2)AgNSs、AgNCs暴露下的典型酶应激反应存在差异:AgNSs的活性氧(ROS)含量显著低于AgNCs的;AgNSs和AgNCs的质量浓度 < 15 mg/L时,AgNSs的戊二醛(MDA)含量高于AgNCs的;AgNSs和AgNCs的质量浓度>15 mg/L时,AgNSs的戊二醛(MDA)含量低于AgNCs的;AgNSs和AgNCs的质量浓度>5 mg/L时,AgNSs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保持稳定,AgNCs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3)AgNSs和AgNCs引起的典型酶应激反应差异与二者粒径、比表面积、几何形状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环境中纳米银排放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77.
为了拓展能量有限元分析在复杂耦合结构振动响应预示中的应用,基于能量有限元理论与能量传递系数计算方法,提出一种针对非共面加筋结构的能量有限元建模分析方法,通过与经典文献中的计算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合理性,再基于算例分析获取非共面加筋结构在单点简谐激励作用下的能量密度分布规律,并与无加筋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横向激励作用下,结构中的弯曲波能量密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种面内波,并且加强筋的存在会对面内波的传递起到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78.
芳香族化合物在生物炭表面的分子行为、特别是弱相互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揭示生物炭-苯酚间弱相互作用机制,本文采用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实验,结合FT-IR表征,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生物炭与苯酚分子间不同吸附构型的结合能、约化密度梯度(RDG)和电子密度拓扑关系.结果表明:等温吸附经72 h达平衡,pH显著影响饱和吸附量,pH=6时吸附量最大;生物炭表面官能团是吸附作用中心,吸附焓(ΔH)始终处于氢键键能范围内;4种吸附构型(A/B/C/D)的弱相互作用均由范德华力和弱氢键共同主导,B构型结合能最低、最稳定,C构型弱相互作用最强,D构型弱相互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