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综合类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帅  瞿南  曹守云  H.Bauwe  陈受宜  田文忠  储成才 《科学通报》2001,46(11):939-942,T002
将C3-C4中间型植物Flaveria anomala中甘氨酸脱羧酶(GDC)P-蛋白亚基基因(gdcsP)的上游调控序列与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编码区以及CaMV终止子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方法转化水稻,并在转基因水稻中分析了GUS的表达活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在水稻中gus嵌合基因特异地在木质部和韧皮部表达,在不同器官及组织中表达活性也有所差异,其中以根中最高,茎秆次之,叶再次,而在成熟胚乳中没有表达.在转基因水稻中,gdcsP启动子的表达也受水稻发育时期的调控,随植物组织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13.
Two telomere-associated sequences (TAS), named STAS8 and STAS10, were cloned from soybean genomic DNA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cation. Souther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y were sequences with moderate copy number in soybean genome. Sequenc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STAS10 had tandemly arrayed con sensus sequences of TTTAGGG and TIAGGG . The mapping of these two TAS was performed with a population of F8 re combinant inbred line using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 Seven out of nine polymorphic fragments were mapped to the most distal position of five linkage groups, Dla, F, G2, H and Q of soybean, and the other two loci were closely linked and mapped to two interstitial positions within linkage group D1a. The mapping of TAS in soybean is essential for completeness of a molecular genetic map of soybean.  相似文献   
14.
大豆中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贺超英  张志永  陈受宜 《科学通报》2001,46(12):1017-1021
植物抗病原克隆研究对于植物抗病育种和抗病机制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预测结构域可将已知植物抗病基因分为4类,其中以NBS(nucleotide binding site)结构域为主。NBS结构域包括P环(激酶1a)、激酶2a和激酶3a。这为利用同源技术克隆植物抗病基因提供了可能。根据烟草抗花叶病毒N基因和拟南芥抗丁香假单孢杆菌RPS2基因设计兼并引物,从大豆抗花叶病毒品种科丰1号的基因组中扩增获得358个克隆,鉴定出4个能读的且与抗病基因NBS结构域同源的片段:KNBS1,KNBS2,KNBS3和KNBS4.Southern杂交表明NBS类抗病基因在大豆中为多拷贝家族;RFLP分析将KNBS4定位于F连锁群,而NBS2则与大豆抗花叶病毒基因Rsa的SCAR标记同位于J连锁群。Northern分析表明KNBS2类在大豆的根、茎和叶中为低丰度组成型表达,这为最终克隆大豆抗病基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籼稻(Oryza Sativa ssp. indica)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稻基因组序列中蕴藏着生理、遗传、发育、进化和与重要经济性状相关的许多生物学信息,籼稻亚种Oryza Sativea ssp.indica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方广泛种植,通过全基因组霰弹法,得到了这一亚种的基因组框架序列,共完成430万个成功反应,总读长为2214.9Mb,其中灿稻亚种93-11的成功反应有330个,总长1797.4Mb,初步接接得到了409.76Mb的非冗余序列,大约覆盖了水稻全基因组的95.29%,碱基准确率大于99%。通过与公共数据库中籼稻indica和粳稻japonica亚种的BAC克隆比较,证实了基因组框图的覆盖率、序列分布的随机性和拼接软件BIG-ASSEMBLER的准确性,在框架图中,鉴定了96.3%的全长cDNA,96.4%的遗传标记(STS,STR,RFLP),94.0%的EST和94.9%的单基因簇(unigene),初步分析表明,该框架序列已经达到了国际同行所认同的标准,框架图的公布无疑为水稻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因组学和遗传学方面的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6.
陈受宜 《科学通报》1986,31(22):1759-1759
生物有很多机制以适应渗透胁迫(干旱或高盐)。通常,渗透调节剂是一类有机小分子。从细菌,藻类、甲壳动物乃至高等植物,对渗透胁迫的反应往往是在体内累积一定量的脯氨酸,使细胞质的渗透压强度与环境维持平衡。因此,脯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调控可能与调渗作用有一定关系.我们用营养缺陷互补的方法,以pAT153 DNA为载体,脯氨酸缺陷菌E.Coli HB101(recA pro leu  相似文献   
17.
与大豆灰斑病抗病基因连锁的共显性标记OPS03620&580的2个特征片段OPS03620和OPS03580的全序列分析表明,共显性分离的主要原因在于引物扩增区域内30 bp的插入(或缺失).Southern杂交显示,OPS03620来源于大豆基因组中的单拷贝或低拷贝序列,可用作RFLP探针.将RAPD标记转化成共显性的SCAR标记SCS3620&580.用SCS3620&580检测93株F2群体所得结果与RAPD标记检测结果相同,对62份大豆灰斑病抗感种质资源的测试显示,在绝大部分抗、感种质之间存在明显多态性.此标记兼具RFLP和RAPD的优点,在灰斑病抗病育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与调控作用   总被引:77,自引:1,他引:76  
刘强  张贵友  陈受宜 《科学通报》2000,45(14):1465-1474
植物各种诱导型基因的表达主要受特定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典型的转录因子含有DNA结合区、转录调控区、寡聚化位点及核定位信号区等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域决定转录因子的功能、特性、核定位及调控作用等,转录因子通过这些功能域与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结合或与其他蛋白的相互作用来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表达。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与功能成为近年来植物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菌系的AFLP指纹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AFLP技术,分析了我国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流行 小种CY25,CY27,CY28,CY29,CY30,CY31和目前主要新致病类型Hybrid46致病类群 类型3(Hy3),Hybrid46致病类群类型7(Hy7),水源11致病类群类型13(syl3)以及紫 外诱变菌系WV-4的DNA指纹特征,并与毒性分析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供试菌系的A兀JP指纹图谱具有很高的多态性,反映了菌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r 样性;据此,用uPGMA聚类法建立了反映菌系间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树状图.(2)供 试菌系的AFLP指纹多态性和毒性多态性不相关,基于这两种特征对菌系遗传关系 的推断是不相同的.(3)AFLP所揭示的菌系间遗传变异度明显高于毒性分析,同时 避免了毒性分析的一些缺陷,说明AnP适合于小麦条锈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4) 用DOLLOP建树法对供试菌系的进化关系作出了初步推断,结果显示供试新致病类\r 型和原有小种可能是平行进化的.  相似文献   
20.
大豆基因组F连锁群较高密度图谱的构建和基因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峰  陈受宜  庄炳昌 《自然科学进展》2000,10(11):1012-1017
应用栽培大豆"长农4号"和半野生大豆"新民6号"杂交得到的F8代重组自交系(88株)构建了较高密度的大豆F连锁群图谱.该连锁群包括5个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7个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标记,14个微卫星(SSR)标记和1个形态学标记,标记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1.8 cM,连锁群总长度为331.7 cM.大豆的紫花/白花基因(w)定位在该连锁群上,与花色基因连锁的两个标记为Satt03911.0 cMw 16.7 cM Satt516.作图分析中发现其中一个RFLP标记(K14)有4个独立分离的等位基因,其中两个(K14-2和K14-4)定位在该连锁群上,并且紧密连锁,反映了大豆基因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