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综合类   3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介绍了一种采用超声波血浓密度计测量家兔血容量的新方法。通过测定家兔循环血液中注射生理盐水后其血液密度和血浆密度的变化来确定血容量,与传统的血容量测量方法相比,密度法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对动物无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有形成分,红细胞膜的粘弹特性在血液流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影响红细胞膜粘弹特性的相关因素(如神经氨酸酶、苯肼、胰蛋白酶、pH值、戊二醛和丙溴酸等)及红细胞膜粘弹性的检测方法(如粘度法、光衍射法、微孔滤过法、微吸管法等)的研究作一综述,并指出了对红细胞膜粘弹特性的研究在临床上为改善血流特性和在新药设计方面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血管内皮细胞 (VEC)在代谢特征上的异质性 ,加深对VEC生物学特性的认识 ,文中应用平行平板流动腔装置 ,将人胚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 (HGVEC)和牛肺动脉内皮细胞 (BPAEC)两种不同的EC在同样的剪切流环境中剪切作用 2 4h ,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循环液中血管紧张素II(AngII)分泌量。结果表明 ,HGVEC的AngII平均分泌率 ( 7.5 4± 0 .2 7)pg (cm2 ·h)显著高于BPAEC( 6 .0 8± 0 .11)pg (cm2 ·h) ,且HGVEC的AngII平均分泌率随剪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在各时点间的变异相对较大 ;而BPAEC的AngII平均分泌率在各时点的分泌率较为稳定 ,变幅较小。表明这两种内皮细胞在AngII分泌特性上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14.
血管生成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血管生成的机理仍不清楚.因此, 为探明血管生成机理及开发"血管生成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体外构建一个合适的血管生成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基于微流控系统构建了一种新型体外血管生成模型, 该系统不仅能为内皮细胞生长提供一种近似于在体的微环境, 并能实时监测内皮细胞对其微环境所发生变化的响应. 为评价该系统用于血管生成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考察了促血管生长因子对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能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诱导作用下, 内皮细胞在三维基质材料中的增殖能力大大提高(提高了 59.12%);在促血管生长因子浓度梯度的诱导作用下, 内皮细胞定向从低浓度往高浓度侵入基质胶且形成管腔样结构. 以上结果表明, 该系统不仅能为血管生成机理的阐明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 还能为促血管生成药物或者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筛选提供一个合适的筛选平台.  相似文献   
15.
肿瘤细胞侵袭是一个复杂而高度协调的过程,传统的实验技术,如Boyden小室、Transwell小室法大多只能在二维(2D)尺度下研究肿瘤细胞侵袭,并不能反映体内的侵袭微环境以及监测侵袭过程.为得到更为真实可信的侵袭结果,在体外构建一种三维(3D)肿瘤细胞侵袭模型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在微流控技术基础上自行设计和构建肿瘤细胞侵袭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模拟肿瘤细胞的侵袭3D微环境,而且能够监测肿瘤细胞与3D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全程监测生化因子对肿瘤细胞侵袭过程的动态影响.为评价该芯片用于研究肿瘤细胞侵袭机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用该芯片模拟乳腺肿瘤细胞(MDA-MB-231)的3D微环境,并全程监测在细胞坏死因子(TNF-α)浓度梯度诱导下,MDA-MB-231侵袭的全过程.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TNF-α能够诱导MDA-MB-231在3D基质胶中进行定向侵袭,并且发现侵袭到基质胶中的MDA-MB-231会形成具有侵袭突起的顶细胞,顶细胞和柄细胞首尾相连形成线状.该微流控芯片有望为研究肿瘤细胞的侵袭机制和开发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药物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6.
酶解-超声法破碎大肠杆菌提纯包含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肠杆菌的破碎方法对包含体的纯度有较大影响.采用酶解和超声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大肠杆菌的破碎实验研究,考察了溶菌酶用量、酶解温度、超声处理功率和时间等因素对菌体破碎程度的影响,通过测定破碎液的A650,A280,A260 nm来反映细胞的破碎程度和胞内蛋白及核酸物质的释放情况.在优化的条件下,每克湿菌体添加2 mg溶菌酶,30 ℃酶解60 min、500 W超声破碎50次后,经分离洗涤可获得纯度达57%的包含体.本方法可获得纯度更高的包含体,利于重组蛋白的进一步纯化.  相似文献   
17.
18.
19.
银杏提取物对内皮细胞产生NO,MDA和SOD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几种不同银杏提取物的物理性质和药效.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银杏提取物中黄酮的含量,以内皮细胞为作用对象,用联胺对内皮细胞进行氧化损伤,同时用不同银杏提取物对内皮细胞进行保护,24 h后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MDA和SOD的含量.结果显示几种银杏黄酮提取物对内皮细胞因联胺损伤而降低的NO具有恢复能力,可以提高细胞的SOD含量,但对MDA的分泌影响不大.结果表明银杏提取物有效成分含量变化对药效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用AFM研究杜仲抗真菌蛋白的晶体生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以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蛋白质晶体生长成为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领域一个广泛关注的课题.通过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简称AFM)对杜仲抗真菌蛋白(eucommia antifungal protein,简称EAFP)的晶体在有母液存在下原位实时动态地进行了晶面生长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过饱和度对EAFP晶体生长形貌的影响较大,较高的过饱和度下生长很快,生长台阶密度高,较高的过饱和度下主要进行各向异性二维台阶的发生、发展,较低的过饱和度下主要采用螺旋位错的生长方式,当过饱和度极低时生长缓慢,且晶体表面有很多小孔存在,晶面生长很不完整;还对不同过饱和度下晶体生长速率进行了定量的测量,也反映了过饱和度对EAFP晶体生长的影响;同时对在AFM观察过程中由探针的扫描速度和方向对表面形貌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