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1.
为了探讨推拿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肌力的影响,为KOA的推拿治疗提供参考.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推拿科门诊收治的60例KOA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组(30例)和针刺组(30例),推拿组给予推拿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联合特定电磁波(TDP)治疗20 d后,比较2组患者疼痛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CGRP水平,表面肌电图检测股内侧肌(VMO)、股直肌(RF)、股外侧肌(VL)、股二头肌(BF)和半腱肌(ST)等肌力变化.结果表明:治疗20 d后,推拿组疼痛程度VAS评分显著低于针刺组(P0.05);推拿组血清CGRP水平显著低于针刺组(P0.05);推拿组的VMO、RF、VL、BF、ST肌力值均显著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KOA可降低疼痛程度和CGRP水平,增加肌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语域理论分析网络语言的特点,认为网络语言是介于口语体和书面体之间的新的语体。  相似文献   
13.
应县木塔的奥妙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它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建成近千年来,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考验.据史书记载,在木塔建成200多年之时,当地曾发生过6.5级大地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只有木塔岿然不动.  相似文献   
14.
宋教仁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也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先驱之一。在其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用他熟悉的法律知识起草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保障民权,进而追求法治的实现。他这种依法治国的思想使他在二十世纪初法制思想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他的法治思想及实践对推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8根钢筋砼偏心受压柱在三面受热(800℃)下的试验,分析了偏心受压柱的变形规律、破坏特征和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高温下钢筋砼偏心受压柱的受力性能非常复杂,与常温下的显著不同.本文的试验结果可为准确地评估火灾或高温下钢筋砼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以及其灾后的损伤程度和合理的修复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龙岩吕风矿区由于受变质作用影响主要为无烟煤,笔者通过对矿区内煤层煤质资料整理,系统地分析了该矿区内可采煤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指出了煤的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哈密顿原理推导了黏弹性复合材料夹层梁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及其边界条件表达式,引入状态向量,建立了复合材料夹层梁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采用分布参数体系传递函数方法得到了系统动力学响应封闭解.分别对采用常复模量和频变复模量模型黏弹性芯材复合材料夹层梁进行了频响特性算例验证,两者均符合较好,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最后讨论了芯材采用常复模量与频变复模量模型建模对结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分析了表层厚度、铺层角度对结构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均质正交加筋芯材基于一阶剪切理论,采用δ函数描述其非连续性;复合材料面板采用Kirchhoff假设,以上、下面板面内位移和结构整体横向位移为响应函数,通过哈密顿原理推导了正交加筋复合材料夹层板的动力学控制方程.采用级数解的形式近似求解了四边简支正交加筋复合材料夹层板的自由振动问题,通过夹层板固有频率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考虑复合材料面板的阻尼损耗,讨论了面板厚度、筋材薄壁厚度、高度、加筋间距对夹层板固有频率和结构损耗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面密度相同时,改变筋材薄壁厚度或加筋间距对结构固有频率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和数值计算分析了三明治复合材料L型接头的弯曲承载性能和损伤机理.首先,进行了三种尺寸接头试件的压弯试验,分析了过渡区倒角半径和蒙皮厚度对接头承载能力的影响,并对其损伤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开展芯材压缩试验,获取芯材塑性参数,并建立了芯材压缩的数值仿真模型;最后,建立了L型接头在试验条件下的准静态仿真模型,将仿真...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发展和运行表现2个角度,对比了中日两国的对撞机工程建设与运行情况。分析表明,建设相对更早的中国对撞机的参数受限于资金、技术等条件,其研究方向为能区较低的粲物理领域;有工程技术基础的日本在确立对撞机建设方向时更具针对性,瞄准了物理前景更为丰富的B物理领域。中日两国对撞机皆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果,日本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更为突出,国际合作程度更高;中国近年来的成果产出量提升明显,且在粲物理领域的研究方面保持了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