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从爪哇猿人、北京人发现以来,确立了人类进化过程的直立人阶段。从那时起,有关这一阶段的人化石等在各地发现不少,然而,对这些代表的分类地位尚有争论,大多学者认为各地发现的直立人只是同一直立人种中的不同亚种。本文拟就直立人体质、文化特征、分布和演化作进一步研讨。并建议,按照国际动物学会命名规则,将直立人分为两个亚种——H.e.modjokertensis;H.e.erectus。各地所发现的代表仅仅作为同一亚种内的不同地方变种;经过这样调整,就可一致于智人种的分类等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7个管端有竖向裂缝的拉挤型GFRP管进行轴压试验,研究了管端竖向裂缝型初始缺陷的位置及长度对拉挤型GFRP管的轴压性能影响,得到了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并分析了管端裂缝长度和位置对拉挤型GFRP管极限承载力,位移及初始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管端竖向裂缝型初始缺陷对GFRP管的破坏模式和破坏现象没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脆性破坏,且初始缺陷处无明显破坏;初始缺陷的影响主要在荷载作用前期,且对试件初始刚度影响较小;裂缝在中间位置处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比裂缝在管端角部试件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网格中数据传输忽略网络状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权有向图的网格工作流数据传输策略.该策略针对不同数据处理率的网格工作流作业,首先根据网格内各结点之间的带宽,然后选择合适的数据传输方式,计算出两点之间的权重从而生成一个带权有向图.最后从图中选出最佳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提高了工作流的执行性能.实验证明了在网络结构及传输速度一定时,该策略的数据传输性能优于传统的利用GridFTP直接传送的数据传输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歧口18-1油田层序地层格架和有利储集相带分布的预测,为油田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地质依据。通过不整合面、首次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的特征识别,在三级层序内部划分出低位、湖侵、高位3个体系域,建立了歧口18-1油田沙二段的层序地层格架;以体系域为单元进行沉积相分异及其演化过程的研究,预测了有利的沉积相带及储集砂体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歧口18-1油田沙二段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其有利的储集相带为低位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平面上多期河道叠加,储层物性好,是油田最为有利的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个性k-匿名模型的新的k-匿名算法。在普通匿名算法中增加匿名群记忆模块,从而加快匿名算法的匿名速度。仿真结果表明当用户对安全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新匿名算法与普通算法相比具有更快的匿名速度,同时匿名成功率也得到了提升;但在用户对安全要求低的情况下,新算法在匿名速度方面要慢于普通算法,成功率方面的优势也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为解决常规定向井多层合采导致的层间矛盾、含水率差异等问题,水平井分层系开采已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水平井钻井工程技术难度大、开发成本高等制约,对水平井目的层顶面深度预测精度要求高,通常采用“实钻井资料为主、井间地震约束为辅”的方法预测。然而储层深度预测受地质、地球物理、工程等多方面影响。本文主要从以上三方面分析深度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规避方法:地质上储层变化、地层倾角与钻井方向关系;地球物理平面速度变化、地震资料分辨率对储层厚度刻画精度以及浅层气影响;工程上钻具拉伸、扶正器位置以及测试仪器本身误差等方面导致的储层深度误差。利用以上研究成果指导水平井随钻实时调整,实现了渤海湾QH油田储层深度预测误差控制在1.5m以内,达到质量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2年海南三亚台站(18.34°N,109.62°E)的数字测高仪和GPS观测资料,分别研究了数字测高仪和GPS反演得到的总电子含量、等离子体层总电子含量(PTEC)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GPS观测得到的总电子含量(GTEC)与数字测高仪观测得到的总电子含量(ITEC)的变化特征一致,PTEC和PTEC占GTEC的百分比变化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PTEC数值在3~22 TECU(1 TECU=10~(16)el/m~2)范围内变化,PTEC的极大值大约出现在地方时日落时分,PTEC极小值大约出现在地方时日出时分,PTEC占GTEC百分比在夜间一般能达到40%左右,甚至能达到80%,白天一般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对1987年“北京丰台地区新发现的一具人枕骨化石”进行初步探讨。我们对枕骨、骨壁、枕外脊、枕脊三角小区,枕脊及枕外粗隆等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对照和研究,从而推导出这样的结论:该枕骨化石的年代不会少于一万年,它可能处于化石智人向现代人过渡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9.
两种红豆杉植物的愈伤组织培养及褐化抑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DPS系统均匀设计的基础上,对曼地亚红豆杉(Taxus m edia)和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var.mairei)的茎和叶进行愈伤组织培养,并探讨愈伤组织褐化的抑制.结果表明:两种植物茎形成愈伤组织能力均强于叶;同一种红豆杉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率与其直径存在一元线性回归关系;B5培养基添加0.3 mg/L 6-BA和2.9mg/L NAA(曼地亚红豆杉)、0.1 mg/L 6-BA和1.7 mg/L NAA(南方红豆杉)为最适合愈伤组织诱导和生长的培养基;南方红豆杉茎和叶产生愈伤组织平均时间分别少于曼地亚红豆杉茎和叶,其茎和叶愈伤组织平均直径显著大于曼地亚红豆杉;培养基添加0.01~0.2 mg/L抗坏血酸(Vc)能较为有效抑制愈伤组织褐化.  相似文献   
20.
杨存祥  冯雪  金楠  何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6):7834-7837
电力电子变压器(PET)是一种新型的电能转换工具,它利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来实现传统变压器的功能。介绍了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阐述了它的优点以及工作原理。根据电力电子变压器本身的特点,采用分级控制它的运行,输入侧采用网测电流跟随的方法,并且采用了锁相环技术保证电流和电压严格同相;输出侧采用重复PI控制策略。根据以上的控制方法可以使电力电子变压器在达到传统变压器功能的基础上,还能改变电网的质量。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的仿真实验,验证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