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4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60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198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推导得出了一个简化过渡界面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采用界面元-有限元的混合模型来模拟三堆土-结构体系,并采用一致边界来模拟波向无穷远城地基的传播作用.然后壕制了一个可用于进行三堆土-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的程序,并用谊程序对一框架结构进行了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影响的地震反应分析.最后总结了各种非线性因素和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时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图11。参9.  相似文献   
72.
基于小波变换的爆破地震信号去噪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小波变换在不同的尺度下观察信号局部化特征。由于信号和噪声具有不同的奇异性,它们的二进小波变换模的极大值在不同尺度下的传播特性也不相同。在相邻模极小构成的待选通域中分析出噪声局部极大值所在的选通域进行平滑处理,从而得到局部信号的小波系数,将其反变换重建出去噪后的信号。将该方法用于爆破地震信号去噪声,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计算简单,且去噪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3.
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动力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以竖向排列地下硐室群为研究对象,将爆破地震波简化为谐波形式,运用三维有限差分程序FLAC^10研究不同速度、不同动荷载频率以及不同硐室间距条件下硐室群隔板位移和围岩塑性区面积的变化规律,以及上方硐室跨度变化对隔板位移和下方硐室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工程实例分析爆破震动作用下地下硐室群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动荷栽速度对地下硐室群稳定性的影响最明显,隔板位移和围岩塑性区面积随爆破地震波速度增大而增大;随着爆破地震波频率的增大,隔板位移先增大后减小;随着硐室间距的增加,隔板位移减小,有利于地下硐室群的稳定;随着上方硐室跨度增加,隔板位移增大;地下硐室群围岩中出现多处应力集中,但最大拉应力小于岩体的抗拉强度,不会出现拉裂破坏;分析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4.
单自由度体系地震能量反应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中,结构吸收地震波输入的能量,并以阻尼耗能和滞回耗能的形式消耗能量。通过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时程分析法,可以计算出结构地震总输入能及结构阻尼耗能和滞回耗能的时程曲线。这些曲线可以为结构抗震分析提供依据。简要介绍了计算单自由度体系弹塑性地震能量反应的基本过程,并以算例说明。  相似文献   
75.
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带石树沟群首次进行了系统地震相分析,根据地震相单元的内部反射结构和外部几何形态及其他参数,划分出6种具有重要指相意义的地震相.依据沉积体系展布的基本模式以及少量井孔资料,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预测了石树沟群沉积体系的分布,指出三角洲前缘相带是最有利的岩性圈闭发育带.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两个缩尺比为1/4的两层单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型的加固、未加固及其震坏后再加固的3次振动台对比试验,探讨了其动力特性、地震反应和损伤破坏情况.同时运用有限元程序建模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不同试验模型的损伤机理,对比了根据不同损伤机理进行抗震加固的效果.试验研究及计算分析表明:根据损伤机理的不同,用碳纤维布(CFRP)有针对地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提高其抗震能力,并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7.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CVS (Chaotic Vibrator System) sensitivity of large-scale periodic phase-state response to quasi-periodic or periodic signals,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made to understand the ability of CVS to detect weak effective seismic signals in the common-shot seismic record distorted by strong stochastic nois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large-scale periodic phase-states of CVS are correlated with the signal composition of the quasi-periodic wavelet sequence constructing from horizontal moveout of seismic events,noise strength and the noise distortion de-gree to signal. For the same kind of events,the higher the noise distortion degree is,the lower the detectable SNR can be reached by CVS. For seismic data with the same noise distortion degree,the closer the scanning seismic velocity (the trial moveout ve-locity) approaches to the accurate velocity,the higher the detectable SNR can be reached by CVS. More-over,the truncating scanning velocities form an asymmetric belt,which indirectly makes CVS achieve a large-scale periodic phase-state and then the ratio of wavelet distortion coefficients in events can be a biggish variable scope.  相似文献   
78.
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饱和度和压力变化的时移地震AVO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分明显,而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变化很小。油藏有效压力变化对地震纵、横波速度有近似程度的影响,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在入射角较小(θ<20°)时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在入射角中等(30°<θ<50°)时变化明显。模拟结果对分析X油田时移地震可行性,确定油藏变化范围,区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乃至真正实现时移地震定量解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内藏桁架的混凝土组合低剪力墙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内藏桁架(包括钢桁架、钢筋桁架及钢钢筋组合桁架)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该新型组合剪力墙包含2种组合:不同受力体系,桁架与剪力墙的组合;不同材料,型钢与混凝土的组合,形成了双重组合剪力墙.进行了6个1/3缩尺的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包括普通混凝土剪力墙、内藏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内藏钢筋桁架混凝土剪力墙、内藏钢框架钢筋桁架混凝土剪力墙、内藏钢桁架混凝土剪力墙及内藏钢钢筋组合桁架混凝土剪力墙.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各剪力墙的刚度及其衰减过程、承载力、延性、滞回特性、能耗及破坏特征.试验表明,内藏钢框架及内藏不同材料桁架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比普通混凝土剪力墙明显提高.建立了内藏桁架混凝土剪力墙的承载力计算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符合较好.提出了该新型剪力墙抗震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80.
基于分形理论,针对爆破地震信号的传播规律和特征,建立了其分形盒维数模型,应用这一模型计算出在岩石场地进行深孔爆破试验时所采集的爆破地震信号的分形盒维数值D。通过分析所得的分形盒维数值D的数理意义及其与场地介质的关系,研究爆破地震信号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爆破震动信号的分形盒数值D可作为描述爆破地震信号一个新的重要参数,该参量能够反映爆破地震波传递介质岩体性质的系统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