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2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52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采用一种变分拟合的简单方法计算了电场下锯齿型多量子阱的激子结合能,对计算结果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962.
对钻井液的环空返速、流变性能、密度及井眼倾角、铣屑尺寸等参数对侧钻水平井套管段铣铣屑环空运移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钻井液的环空返速、流变参数及密度增大时,井眼净化效果较好;铣屑的环空返出率随着井眼倾角、铣屑尺寸的增大呈下降趋势。给出了对铣屑进行定量描述和分类的可行方法。运用实验观察方法对比分析了铣屑和岩屑的环空运移机理,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考虑上述诸影响因素时井眼净化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963.
根据弯曲梁理论,建立了套管柱受非均布外挤压力作用的力学模型;并应用解超静定问题的正则方程和力法准则对该力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在非均布外挤压力作用下套管圆周上的弯矩、剪力、轴力、应力和位移的分布规律。计算表明,在非均布外挤压力作用下,套管抗挤毁强度大大降低。该力学模型不仅可以解释深井套管挤毁机理,而且可以改进深井套管抗挤强度设计。  相似文献   
964.
通过井下长时压力计监视油藏压力的变化是目前油田后期开采监测油藏变化的一种新方法,其测试资料的解释成为当前试井解释研究的热点,解释结果对油藏描述、动态分析以及生产动态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长时测试过程的测试周期长的特点,建立长时压力计变流量条件下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值Laplace变换算法快速计算压力响应,应用非线性优化技术进行全压力史自动拟合,能够有效地确定油藏参数,并已成功地应用于辽河油田的热采监测过程。  相似文献   
965.
油气田边远地区天然气资源包括油田放空天然气(主要是油田伴生气)和低产气井天然气,它们均因气量小,就地无用户和远离输气管网等原因长期未得到开发利用,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而且严重地污染了油田地区的大气。综述了国内外可用于油气田边远地区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的净化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认为利用这部分天然气资源应依据气质、气量和市场需求选用合理的净化技术及利用技术,最后对吐哈油田边远地区天然气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66.
气体钻井井眼环空的气固流动状态给固体岩石颗粒冲击井壁提供了条件。高速气流携带的岩屑与井壁碰撞的频率和剪切应力较大,因而井壁岩石更易破碎,井径扩大更为严重。井径的扩大导致底部钻具组合(BHA)受力状态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控制井眼轨迹的难度增加,引起井斜。同时,井壁岩石颗粒碰撞剥落在下井壁形成岩屑垫层,同样影响底部钻具组合力学特性,造成增斜力,从而影响井斜。为分析气体钻井上返岩屑对井斜的影响,根据气体钻井环空流动模型与颗粒碰撞的能量关系,建立了气体钻井条件下的井径扩大判别模型。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准确、有效,可以为气体钻井设计和井径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7.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各行各业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裂缝性稠油油藏的开采已势在必行.针对裂缝性稠油油藏热力开采的特点,建立了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条件下考虑热损失的试井理论模型,求出了无限大地层条件下该模型的拉氏空间解.运用数值反演算法绘制了典型曲线,并对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68.
油田开发过程中,对油藏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对油层发育状况进行再认识。北二东试验区经过40年的开发调整,大部分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采阶段,油田产量逐年递减。为了增加可采储量,加密井完钻后,运用取心井和新井解释资料,对北二东试验区块进行油层发育状况重新认识评价。搞清该区块各油层组有效厚度、渗透率等储层特征参数及砂岩分布特点,为原油的稳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69.
谢学恒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4):3271-3274,3277
通过模糊数学分析了煤层气井合理井距的选取,并考虑到总利润最大时的井网密度,即最优井网密度,提出了一种论证煤层气井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合理井距-最优井网密度法。  相似文献   
970.
南中块西部聚驱后注入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中块西部于2004年7月份开始注聚,到2009年底该区块聚合物驱开发结束时,聚驱阶段提高采收率为11.6个百分点,采出程度只有50.34%,地下仍有近一半的储量没有开采出来。从喇嘛甸油田一类油层直接转入后续水驱区块效果看,无效循环严重,采收率提高幅度只有3.61个百分点。为最大限度地改善区块开发效果,在砂体精细解剖基础上,结合注聚后期剩余油分布特点,开展聚驱后注入方式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