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评价了低碳钢管管端内壁不锈钢焊条堆焊后再用相同焊条进行打底焊所得焊接接头(特别是焊接热影响区)的耐蚀性,选用两种高合金焊条M2、M6,并对堆焊金属进行热模拟试验,测定了模拟热影响区不同部位在3%NaCl介质中的阳极极化行为.结果表明,按新工艺焊接的接头代替普通碳钢焊接接头可有效地提高管道接头的使用寿命.两种焊条中,含Nb的M2耐蚀性比M6好,铌能够有效提高接头的耐均匀腐蚀、晶间腐蚀和点蚀能力,热影响区600~1000℃是高合金接头耐蚀性最薄弱的区域,建议采用超低碳含铌高合金焊条,以解决热影响区的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32.
利用扩散偶来研究碳、氮原子和氧原子在钢中的扩散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1]。本文作者利用真空扩散焊接工艺来制作扩散偶,并为此设计制作了一台小型真空扩散焊接设备。已使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扩散偶研究了碳、氮原子在不同成分钢中的扩散规律,并测出了这些原子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33.
用SEM、EDS、TEM对L2/16MnR爆炸焊接界面反应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该区是由非晶、微晶、准晶相和多种Fe、Al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组织;化合物种类有Al3Fe、Al2Fe、Al6Fe、Al5Fe2、AlFe。分析了反应区和混合组织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4.
针对不锈钢波纹管生产过程中对纵缝焊机的技术要求,着重论述了一种自动焊机在机械结构、传动方式、控制系统等几方面的特点及要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自动TIG焊管机使用性能良好,焊接质量优良,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不仅满足于筒体纵缝焊接,还可以进行平板对接焊.  相似文献   
35.
本文通过对爆破现场的勘察和检测,从强度和断裂的观点出发计算、分析了某厂蒸发器爆破的原因并进行了缺陷评估,从而为该设备设计、制造及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6.
本文研究了3Cr2W8VA钢伞齿轮精锻模型腔火焰喷涂G112WC合金层及在模具精密成形时涂层的超塑性扩散焊接。在820℃,应变速率ε为3×10-4s-1的压缩条件下.基材和涂层均发生超塑协调变形,实现稳定可靠的超塑固相连接。研究表明,此时涂层孔洞闭合,涂层颗粒间界及涂层与基材的结合界面完全焊合。超塑性扩散焊接涂层的结合强度与高频和火焰重熔涂层相当,其耐磨性比高频重熔和火焰重熔高20%~30%,比改善前3Cr2W8VA模具高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37.
在模拟控制和微机控制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8098单片机控制TIG焊机的研制工作.介绍了这种焊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焊机可以满足直流TIG焊和手工电弧焊两种方法的焊接要求,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焊机  相似文献   
38.
采用自制装置研究了短弧区铝合金熔化极氩弧焊时的自身调节作用,测定了熔滴热焓、温度和焊丝熔化特性.证实了阳极斑点爬升现象,测定了弧长恢复时间常数,并指出短路过渡时也存在着焊丝熔化率的自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9.
建立了控制CO2焊飞溅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构成仿真系统的逆模型、正模型和差值模型均采用了改进的BP算法,用典型的样本集对这三个模型进行了训练,分析了影响仿真效果和响应品质指标的因素,初步确定了一种最佳的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40.
以一具体实例,详细分析了焊接咬边导致锅炉管板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