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5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焊接构架疲劳强度的评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国际铁路联盟UIC标准中规定用Goodman图进行焊接构架的疲劳强度评估,且为目前我国提速及高速转向架普遍采用焊接构架,研究焊接构架疲劳强度评估方法。首先介绍了焊接构架疲劳强度评估的思路以及(UIC)ORE B12委员会确定疲劳强度评估值的方法;其次提出了基于概率理论以及疲劳理论的两种确定疲劳强度评估值的新方法;最后通过实际应用比较,给出了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72.
常用结合面接触热阻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面的存在不仅影响机床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而且对机床的热态特性也有较大的关联。从试验研究的角度出发,对机床结构中常用结合面的接触热阻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在不同配对材料、不同表面加工质量、不同介质等条件下压力与接触热阻的关系,并对其它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为结合面接触热阻特性的应用技术研究积累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3.
岩体不连续面的几何特性与剪切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新开发设计的三维非接触式激光表面形状测定仪,在精确测定岩体不连续面的表面形状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岩体不连续面的分形几何模型,模型中的两个分形参数定量表述了岩体不连续表面形状的几何特性(一级倾斜度和高级次起伏度),并进一步提出了由这两个分形参数组合出的代表岩体不连续面表面粗糙特性的平均粗糙角U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岩体不连续的剪切强度实验,建立了剪切强度与分形参数有及平均粗糙角U间的定量关  相似文献   
74.
制备两种不同形式和不同钢材料的焊接接头疲劳试验件,进行等幅疲劳试验,通过试验寿命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存活率分别为50%、99%、99.9%、99.99%的p-S-N曲线,为寿命评估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5.
韩春秀  周东华  黄胜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6):6683-6686,6690
针对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第二组(0.2g)的某异形柱框架结构,运用PKPM软件对结构进行弹性分析,得到首层异形柱的三种类型(L形、T形、十形)节点的梁端及柱端的内力组合值基本参数;再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各节点在荷载作用下核芯区混凝土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得到结构的薄弱环节以及受力破坏特征,为异形柱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工作性能提供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6.
根据蒲石河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实际情况建立三维简化模型,运用大型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ANSYS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分析了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应变特点.模拟了在不同蓄水位条件下,混凝土面板垂直缝和周边缝的变形过程.建立了混凝土面板和堆石体之间、混凝土面板与面板之间、混凝土面板与趾板之间的接触模型,采用ANSYS提供的接触单元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靠近河谷附近,垂直缝为闭合状态;在靠近岸坡附近,垂直缝为张开状态,其最大开度为2 mm,周边缝在河谷附近开度最大,往两岸逐渐减小,最大开度为17.9 mm.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为堆石体施工期变形预留和周边缝、垂直缝的接缝材料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针对实际工程结构中容易出现的螺栓联接松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Greenwood和Williamson模型和时间反演原理对聚焦信号幅值与螺栓预紧力的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得出两者成单调增函数关系;并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反演法的螺栓健康监测方法。建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焦信号幅值与螺栓预紧力的关系曲线近似于对数函数关系;接触界面粗糙度越大,聚焦信号幅值越快趋于稳定;时间反演法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聚焦效果,能有效提高信号信噪比,在螺栓健康监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本文通过弹性力学中的赫兹接触理论,分析了进给系统动结合部(滑块副、丝杠螺母副、轴承副)的接触刚度。考虑了丝杠的柔性并利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进给系统的集中参数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工具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利用比利时LMS公司提供的Test.Lab振动噪声测试模块对机床进给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建模方法较为准确地预测大导程滚珠丝杠副进给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为主动设计进给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在两根H型钢梁的对接拼接连接时,使用螺栓连接容易安装不到位,达不到强度要求,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焊接连接比螺栓连接更方便施工,但焊接连接会导致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为了维护钢构件的牢靠度和安全度,本文提出一种Z型对接焊接节点形式,与规范里的焊接H型钢梁对接节点比较,为考察该节点的受力性能,进一步探究究节点区域的刚度变化和应力分布情况,利用ABAQUS软件对该Z型节点以及标准节点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此Z型节点承载性能比标准节点承载性能有所提升,同时方便施工现场节点快速拼接。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方钢管混凝土柱-不等高钢梁框架节点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过程,基于4个方钢管混凝土柱-不等高钢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梁柱节点进行了数值分析,并选取了适用于此类异型节点的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通过有限元结果和损伤模型分析了不等高钢梁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过程.结果表明:所选取的损伤模型能更好地反映节点从"基本完好"到"完全破坏"的损伤演化规律,且能够定量确定节点不同破坏程度的损伤限值;节点的地震损伤主要集中在高梁上下翼缘螺栓连接处,并随着加载循环次数的增加,损伤累积不断加大,最终破坏模式为高梁端塑性铰破坏.研究结论为该类节点基于损伤的抗震设计方法以及地震损伤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