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7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3篇
综合类   80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MTT法测定人表皮癌细胞的抗药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用MTT测定细胞存活性率以研究人表皮细胞KB-3-1及其抗阿霉素细胞株KB-A-1对化疗药物阿霉素,长春花碱和秋水仙碱的多药抗性时,发现培养基中血清浓度的变化对MTT法测定结果有影响,吸光值在血清浓度为w=0.02时最高,w=0.30时最低,w=0.05-0.20之间波动不大。而不加血清使甲 溶解困难而产生误差。培养基中的血清(常为w=0.10)不影响MTT法的结果,在完全培养基中用MTT法测定  相似文献   
152.
聚(二聚酸-癸二酸)的合成和药物释放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癸二酸和二聚酸预聚物为单体,采用高真空熔融缩聚法,得到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二聚酸-癸二酸)共聚物。合成的聚合物分别用于FT-IR,GPC,DSC和TGA等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合成聚合物的体外降解及其对模型药物盐酸环丙沙星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53.
吸毒者脉象异常的频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现代谱分析法,随机选取受测者40个连续心动周期的脉象信号,分别对每一心动周期的脉象信号作现代功率谱估计得到40幅功率谱图,取其平均值得到平均功率谱.从平均功率谱图中可以看出,吸毒者和正常人的最高谱峰分布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频域分析法是分析吸毒者脉象异常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4.
我国鸡球虫耐药性现状及其对策(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田间球虫耐药性现状的分析表明,球虫耐药性十分严重。认为制定合理用药程序、开发中草药制剂、营养调控以及免疫预防是减少球虫耐药性产生和控制鸡球虫病的主要措施,其中研制高效、低毒抗球虫中药制剂及基因工程疫苗为今后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55.
以胶体粒子为模板制备含磁药物胶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度交联的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M F)微球作为胶体模板,采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交替组装带正电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带负电的聚4-苯乙烯磺酸钠(PSS),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微球,然后利用盐酸溶液将模板M F微球溶解,制得均匀的空腔胶囊。在N aC l浓度为0.7 m o l/L,pH<3时,将抗癌药物盐酸多柔米星(DOX)和磁流体同时封装到聚电解质胶囊中,可得到含磁药物胶囊,磁性粒子分散在胶囊的壳层和空腔内。该含磁药物胶囊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药物缓释性。  相似文献   
156.
抗癌药物8-氮鸟嘌呤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抗癌药物8-氮鸟嘌呤(8-AG)与DNA在pH=3.6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DNA的存在能导致8-AG氧化峰电流降低,通过测定DNA加入前后的一些电化学参数,推测8-AG与DNA在该条件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生成了一种1∶2非电活性的超分子化合物,其结合常数是1.38×1010.同时,根据加入DNA前后8-AG峰电流的降低,测定了模拟样品中的DNA,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7.
154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年广州市性病门诊患者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选择敏感治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 546例性病门诊患者进行了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1 546例中支原体阳性560例,阳性率为36.22%。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Uu M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8.85%、1.03%、6.34%。Uu感染敏感率最高的是交沙霉素(92.4%),其次是强力霉素(85.7%)、美满霉素(80.9%);耐药率最高的为环丙沙星(69.5%),其次是罗红霉素(63.3%)、阿奇霉素(61.2%)。Mh感染敏感率最高的是强力霉素(68.8%)、美满霉素(62.5%);耐药率最高的为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均为50.0%)。Uu Mh混合感染敏感率最高的是强力霉素(39.8%)、美满霉素(35.7%);耐药率最高的为环丙沙星和罗红霉素(均为63.3%)、阿奇霉素(61.2%)。结论:性病门诊支原体感染主要为Uu引起;就广州市支原体感染而言,应将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或美满霉素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8.
The unique and evolutionary highly conserved major vault protein (MVP) is the main component of ubiquitous, large cellular ribonucleoparticles termed vaults. The 100 kDa MVP represents more than 70% of the vault mass which contains two additional proteins, the vault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 (vPARP) and the telomerase-associated protein 1 (TEP1), as well as several short untranslated RNAs (vRNA). Vaults are almost ubiquitously expressed and, besides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have been implicated in the regulation of several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transport mechanisms, signal transmissions and immune responses. Despite a growing amount of data from diverse species and systems, the definition of precise vault functions is still highly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Here we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MVP and vaults with focus on regulatory functions in intra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immune defence. Received 27 June 2008;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5 July 2008; accepted 30 July 2008  相似文献   
159.
探讨3种水产药物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幼鱼的急性毒性影响,确认各药物半致死浓度(LC50)和用药安全浓度(SC)。在水温14.5~16.5℃,盐度22‰~24‰,pH值7.8~8.1,溶解氧6mg/L条件下,采用静态试验法进行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等3种药物对大泷六线鱼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对大泷六线鱼幼鱼半致死浓度(24h、48h、72h、96h)分别为(4.10mg/L、3.89mg/L、3.46mg/L、3.17 mg/L)、(19.43 mg/L、18.70 mg/L、17.59 mg/L、16.24 mg/L)和(180.71 mg/L、136.06mg/L、119.69mg/L、110.73mg/L),安全浓度分别为1.05mg/L、5.20mg/L和23.14mg/L。3种药物对大泷六线鱼幼鱼的毒性大小依次为高锰酸钾聚维酮碘甲醛。试验结果表明,甲醛、聚维酮碘在实际生产使用量下可放心使用,高锰酸钾需慎用。  相似文献   
160.
刘风 《系统仿真学报》2020,32(5):866-873
现有毒品滥用动力学模型假设吸毒者康复后对毒品拥有永久“免疫”力,而忽视了其再次成为毒品易感者的可能性。采用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 SD)方法,分析了毒品违法犯罪人群的演化过程,构建了基于暂时“免疫”力的毒品违法犯罪防治模型,仿真实验预测了毒品违法犯罪趋势,灵敏度分析表明接触涉毒率是对毒品违法犯罪最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毒品违法犯罪形势不容乐观,应采取系统防治策略,事前积极预防为主,并辅以必要的矫治和严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