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64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系统分析北海外沙泻湖CK10钻孔岩芯的硅藻、有孔虫、介形虫化石,并进行^14℃年代测定,探讨硅藻、有孔虫组合特征、沉积相演化和地层年代。该孔全新世地层硅藻化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I.波缘曲壳藻(Athnanthes crenulata)-新缘桥弯藻(Cymbella af finis)一披针桥弯藻(Cym.lanceolata),Ⅱ.新缘桥弯藻一波缘曲壳藻一卵形菱形藻(Nitzschia cocon  相似文献   
82.
SLLJ地区Ess4 的冲积扇具有五层微沉积序列,本文利用从三维地震资料中提取的多种地震参数,首先对参数用K-L法压缩处理,然后与各层砂砾层厚度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改造后,再进行主特征因子分析求取各微层序的钻井加权地震相因子值,并转化为地震相平面图,通过与钻井相、测井相三相综合分析,成功地将其转化为各微层序的沉积微相平面图。因此本文提供了一种从地震角度进行微沉积层序研究的方法,该方法对相似复杂地质体的沉积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布伦庙地区上古生界储集层的基本特征及展布规律,对其沉积相、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储集层为太原组、山西组及上、下石盒子组.太原组、山西组以扇三角洲沉积为主,少部分海湾潮坪沉积.上、下石盒子组为河道砂体至泛滥平原沉积.太原组储集层岩性为粗~中粒、含砾中~粗粒石英砂岩.山西组为岩屑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上、下石盒子组为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储集层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对孔隙形成具建设性的成岩作用是溶解作用.储集层物性特征总体上表现为低孔、低渗特点,孔隙度、渗透率相关性不明显.孔隙结构分析结果以Ⅲ类为主.储集层在纵向上是以下石盒子组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84.
摘要:姬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西部。与研究区其他层位相比,目的层长81油层属于新层系,虽经多年资料累积和研究,前人学者仍对其沉积相类型存在较大分歧,研究基础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研究区目的层的沉积特征,从而判定姬塬地区罗1井区上三叠统长81油层组为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相类型包括三角洲前缘亚相和三角洲平原亚相,并对其沉积特征和剖面结构进行讨论,进而预测其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85.
李垚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6):3772-3774
火山岩的储集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决定的。通过对研究区岩心观察、化验资料分析以及对薄片的分析,对马朗凹陷卡拉刚组火山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及储集物性进行了细致研究。基本弄清了研究区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以及物性对火山岩储层的影响,为火山岩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本文主要探讨同沉积断裂对沉积充填、层序结构、砂分散体系、凹陷迁移规律等的控制作用,乌尔逊凹陷作为陆内裂谷盆地内二级凹陷断层十分发育,以其为例探讨同沉积断裂活动控制下的凹陷沉积作用。  相似文献   
87.
由于高台子油田扶杨油层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对其沉积环境以及微相类型还没有明确认识,因此为确定该区的有利勘探储层,满足扶杨油层精细勘探和开发的需要,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了细致研究。结合岩心分析、测井相分析、沉积环境以及区域地质背景等,建立了研究区的沉积模式,识别出了2类亚相9个微相。根据岩-电对应关系,建立了微相研究的标准测井相模式,并以该模式为依据对各单层进行沉积微相识别,确定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寻找剩余油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大量岩心、录井和测井以及地震资料研究,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南屯组分为南一段和南二段),将乌尔逊凹陷南屯组二段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四级层序(SQ1、SQ2、SQ3)。研究得出工区内不同时期的沉积特征主要受构造演化及沉积物供应的控制:SQ1沉积时期,乌尔逊凹陷南部整体开始下沉,湖盆面积迅速扩大,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同时发育滨、浅湖相沉积,半深湖-深湖和湖底扇沉积;SQ2沉积时期湖平面进一步上升,沉积特征与SQ1沉积时期相似;SQ3沉积时期,控陷断层活动减弱,湖面减小,扇三角洲发育规模减小,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89.
在岩心观察基础上,通过大量常规薄片与铸体薄片显微镜下鉴定与定量统计,孔隙度与渗透率测定、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我国准噶尔盆地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的岩性与岩相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为次火山岩、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沉积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孔和裂缝;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主要受风化和构造破碎作用、岩性和岩相以及火山喷发时的地质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叶三拨油田黄骅坳陷孔店组孔二段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骅坳陷孔店组孔二段是该坳陷含油范围广,油气资源多的层系。为明确叶三拨地区该层段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开发前景,通过把研究区岩心、测井资料、地震资料与沉积学、测井学科及地震学科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湖底扇四种沉积相;并分析研究了不同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及有利相带,为后期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