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61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662篇
自然研究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31.
通过对某48层筒中筒结构在35层处设置刚性层效果的计算分析,提出筒中筒结构设置刚性层的作用机理在于提高翼缘框架的轴向抗侧作用,影响设置刚性层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外框筒裙梁刚度  相似文献   
32.
建立了底部含水层疏排水固结引起上覆地层沉降过程中,端部固定桩的受力模型,并用弹性理论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桩的附加轴向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3.
中条山植被垂直带谱再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根据现状植被的特点,对中条山植被垂直带谱进行了再分析,修正了以前垂直带划分方案中的错误,将垂直带划为:侧柏林带(500~1000m)——松栎林带(800~1500m)——栓皮栎林带(1400~2000m)——杨桦林带(1900~2200m)——山地草甸带(2100~2358m)。文中对各带的特征及利用方向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4.
垂直Bridgman法多组元晶体生长的多场耦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垂直Bridgman法多组元晶体生长的准稳态模型所采用的Boussinesq线性密度假设进行了改进,基于密度的Taylor展开式,得到了熔体密度随温度、浓度变化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并引入到模型中,改进后的准稳态模型(PSSM)能揭示晶体生长过程的非线性本质.明确了模型的边界条件,得到了晶体生长的完整数学描述.改进后的PSSM以及已获得的多组元晶体准确物性为晶体生长的多场耦舍定量数值模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借助于一个可用分离变量法求解的辅助常微分方程,简洁地求得了双sine-Gordon方程的若干显式精确解.  相似文献   
36.
基于Solid Edge建立了某型号大功率电机的实体模型,在MSC.PATRAN环境下,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模型,调用MSC.NASTRAN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仿真,通过对电机整机的运动学分析、模态分析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电机两端轴承的受力状态以及应力、应变、位移等参数值.根据仿真结果,进行了电机的强度和刚度的校核.结果表明:现有电机的结构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给出了电机结构的优化方案,为同类产品的开发和改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7.
泄水建筑物中突扩突跌体型侧墙上的水力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证池水建筑物侧墙的稳定与安全,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突扩突跌体型的侧墙上的水力特性。采用比尺为1¨30的水工模型,在高流速条件下观测了侧墙水流流态、通气量、掺气浓度及时均压力分布。试验细部结构特征,发现侧空腔内的反射回漩流和突扩弧形面上的白色蚀带。侧墙等压线分析发现:侧墙水流冲击带是引发或影响各种侧墙水力特性的主导因素,冲击带水流向上游反射,缩小了侧空腔的有效通气面积;冲击带水流的折冲作用,可能诱发侧墙空化空蚀破坏。  相似文献   
38.
山西霍山荆条群落的生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本文分析了分布于山西霍山的荆条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成分,外貌特征,垂直结构等基本生态学特征;统计分析了霍山上荆条灌丛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该群落种类组成非常丰富;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生活型以地上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占优势;垂直分化明显,一般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四层, 灌木层和草本层为优势片层;群落中荆条种群的分布格局为集群型,其他种群则多近似均匀型分布.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平面电磁波的斜入射.推证了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介质参数的关系式.讨论了全反射现象及其发生条件.  相似文献   
40.
成都市四种垂直绿化植物生态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cuspidata),木香(Rosa banksiae Ait),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紫藤(Wistaria sinensis Sweet)四种垂直绿化植物测定叶面积指数、呼吸与光和速率及蒸腾强度等指标,计算释氧固氮和吸热降温量,量化评价了四种垂直绿化植物的生态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