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8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174篇
系统科学   144篇
丛书文集   95篇
教育与普及   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30篇
综合类   4592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322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20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样地调查对长春市主要广场的城市森林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广场森林的密度为160株/hm^2,广场共有乔木树种52种,花灌木30种。树木的平均胸径为21.6cm,树木的总叶面积为739172.8m^2,叶面积指数为1.2,广场森林总生物量为5174.2t,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为1.7。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长春市主要广场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并已达到森林水平可以发挥出很大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2.
对城市建筑环境中高层建筑外部空间的形态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从外部空间的类型、外部空间的尺度感、外部空间的闭合与开放、外部空间的环境层次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3.
青海城镇体系经历了发韧期、奠基期、转型期3个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湟水谷地最先拉开了城镇发展的历史帏幕,随后逐步向西扩展进入青海湖地区.宏观上,从农耕区向农牧交错区渗透,进而向游牧区拓展,反映了社会历史进程和地域开发进程的调控作用,因此城镇分布数量和密度呈现出农耕区—农牧交错区—游牧区逐级递减的趋势.中观上,以河流为脉络,城镇发展或溯源而上伸入高原腹地,或向河谷两岸推进,进入山区,表现为从优势生存空间向劣势生存空间的时空转化,城镇数量与密度呈现出川水地区—浅山地区—脑山地区的递减趋势.微观上,河谷农耕区城镇选址多位于河流阶地上,土地肥沃,取水便利;而牧区城镇的选址却往往与水草丰美的牧场相关,映射出古代城镇对自然条件和自然物质基础的依赖性.总体而言,青海省城镇兴起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中央行政建制和军事据点的设置,而非城镇内部社会经济自我发展.就单个城镇而言,民族文化、民族宗教与民族贸易的亲合关系和响应力,是城镇成长的主要推进剂.  相似文献   
34.
对城市化途径有关各要素作了综合的叙述,并且指出研究的手段──自人口的聚集至城镇形成发展这一历史的纵剖面及地域、产业结构等横向有关要素作整体系统的分析与比较,并指出应重点研究人口指标分析、产业可比关系、城市化和城市化设施,以及城市体系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35.
以某轨道交通全封闭声屏障为研究对象,考虑简化线声源的非相干性,建立2.5维边界元衍射声场模型;通过现场沿线环境噪声测试,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与相干源衍射声场预测结果比较;最后预测了在近场高层建筑附近,全封闭声屏障对近轨或远轨车辆噪声的降噪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非相干线声源更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源特性;对于轮轨噪声(315~1 000 Hz),全封闭声屏障在高层住宅建筑区域有显著的降噪效果,1/3倍频程插入损失最大为30.0 dB。对于低频噪声(50~250 Hz),全封闭声屏障会加重高层住宅建筑区域的声压级,使插入损失出现负值。针对高层建筑附近场点,全封闭声屏障的顶端拱形透光板对远轨车辆噪声有更为显著的附加降噪效果,大部分场点附加插入损失均高于5.0 dB。  相似文献   
36.
传统的模糊决策树虽然可以从模糊数据中抽取模糊分类规则,但只能获取节点的隶属度信息,无法得出样本数据对于节点的非隶属度和犹豫度信息,导致数据分类的准确率不高。针对此,基于毕达哥拉斯模糊集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权毕达哥拉斯模糊决策树算法(Weighted Pythagorean Fuzzy Decision Tree,WPFDT)。首先,通过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得到连续属性数据的聚类中心,并结合三角模糊数对连续数据进行模糊处理;其次,定义并计算每一个属性的加权毕达哥拉斯模糊熵,选择加权毕达哥拉斯模糊熵最小的属性作为决策树根节点,在根节点下递归选择模糊熵最小的属性作为分裂节点,同时通过阈值控制树的规模,得到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路径的模糊规则以及模糊规则的隶属度、非隶属度以及犹豫度,并完成预测分类,直至生成WPFDT模型;最后,选取UCI上的3个医学数据集(Haberman、Breast Cancer、Parkinson)进行实验,在分类准确率和得出模糊规则的数量与3种传统决策树算法(模糊ID3算法、C4.5算法、CART算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WPFDT在分类精度和树大小上都优于其他传统决策树算法,并且有较高的召回率和精确率。  相似文献   
37.
我国尚未针对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调整比例出台公式化的操作规则,给养老金调整政策的出台带来了压力。为此,本研究依据养老金调整目标和人口老龄化形势,设定养老金调整参数;借鉴国际经验,基于2005~2021年全国数据设计并测算3种基本养老金调整方案,从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角度衡量各方案;进而基于最优方案对我国2022~2050年间的养老金调整比例和养老金负担水平进行测算,根据测算结果,提出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养老金调整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8.
城市水资源水环境系统多阶段灰色动态仿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城市人口,经济,水资源和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建立了城市水资源水环境系统阶段灰色动态仿真模型,以预测不同仿真方案下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39.
可变2n点流水线FFT处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计一种可以连续计算N点复数序列傅里叶变换(FFT)的流水线结构处理器,其序列长度N(为2的幂)可变.流水线结构由乒乓存储器将基本运算模块级联而成,对输入数据的顺序以及流水运算的级数加以控制便可计算不同长度序列FFT.给出了由序列长度控制输入数据倒序、旋转因子寻址以及数据输出的实现方法.数据采用块浮点表示,提高了运算精度.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在寄存器传输级(RTL级)进行描述,并在单片FPGA上实现.该芯片可工作在80 MHz,连续计算时,处理长度为1 024点的序列仅需12.8 μs.  相似文献   
40.
基于三角点阵模型的自组织城市网络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基于城市体系的三角点阵模型提出了自组织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无标度性的数学定义和描述方法:假定区域城市是三角点阵格局上的无规分布,构造城市两两之间的空间关联函数;只要城市关联密度与码尺之间满足幂指数关系,就表明城市体系是无标度网络,可以用标度指数进行度量。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对城市空间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双对数坐标图上存在明确的无标度区,从而在揭示自组织城市网络内在复杂规律的同时,证实了上述方法刻画无标度城市网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