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本文根据弹性断裂力学的叠加原理,建立了地应力场和流体压力作用下水力压裂中孔边轴对称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K_1的近似解析表达式。这些近似公式在工程意义上是相当精确的,与可以获得的数值结果的比较表明其相对误差仅百分之几,为水力压裂中破裂压力的断裂力学方法预测和裂缝扩展过程的模拟提供了快速、简单且相当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
利用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技术手段 ,结合岩相古地理分析和古构造应力场模拟试验成果 ,对沾化凹陷罗家地区泥质岩裂缝的类型、特征、受控因素以及对油气储集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张裂缝为主的顺层缝的长度、密度和开度大于切层缝 ,且为烃类的主要储集空间 ;包括张裂缝和剪裂缝在内的切层裂缝作为主要连通顺层裂缝的通道 ,很少储油。成岩收缩缝在泥质岩层中是极有利的油气储集空间 ,特别是在构造裂缝不太发育的地区 ,由成岩收缩造成的层间缝会成为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发育的受控因素有区域构造应力、构造部位及其与断裂带的距离、岩性、岩相、地层厚度、物性、埋深和地层压力。预测研究区地层埋深为 2 2 0 0~ 340 0m ,在距离断裂带较近地区、断层转换带、凹陷斜坡坡度突变区、地层厚度和 /或砂岩厚度突变区、三角洲前缘亚相、湖底扇相砂体与湖相泥质岩交界过渡带 ,泥质灰岩、灰质泥岩、油页岩和油泥岩最有可能形成有效的裂缝储集空间。  相似文献   
33.
安塞油田长 6油层的地质特征及油井生产状况显示 ,该油层存在着含水率上升快、区块内产量和压力分布严重不均等问题 ,这直接影响了油田的开发效益和最终采收率 ,对油田稳产造成严重威胁。针对长 6油层的特点 ,采用了蜡球暂堵端部脱砂的压裂改造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在原裂缝内形成新的裂缝和沟通部分天然微裂缝来增加泄油面积 ,提高裂缝导流能力。现场试验表明 ,蜡球暂堵端部脱砂重复压裂技术能够解决长 6油层侧向井重复压裂改造的难题 ,使油井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并取得了明显的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34.
针对Q2断块油藏注水见效差别大、生产井含水上升不一的难题,应用动态生产资料和示踪剂,结合油藏静态模型,进行水驱效果分析研究。将Q2断块沙二段注水井的见效类型划分成物性分布主连续性(主变程)方向、物性分布次连续性(次变程)方向、裂缝发育方向、裂缝发育末端与储层相对高渗延伸方向、开启式断层延伸方向五种。当生产井与注水井同处在物性分布主要连续方向时,生产井见效效果好。应避免在开启式断层附近钻注水井。通过分析各小层生产井与注水井的动态,认识到沙二段I油组注采关系对应程度差,动用程度低,而II油组各层注采关系对应程度好一些,动用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35.
在石油钻井工程中,影响井壁稳定性的因素较多。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模拟分析裂缝对直立井井壁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所有裂缝都对井壁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随裂缝的类型、产状、密度、组合特征及埋藏深度的不同而各异,一般规律如下:水平裂缝>倾斜裂缝>直立裂缝,即随着倾角的增大,裂缝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减小;多组裂缝组合比单一裂缝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大;密度越大,越容易造成井壁失稳;埋藏深度越深,裂缝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就越小。  相似文献   
36.
为了探讨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选取需手术治疗的骨盆髋臼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对照组采用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比较2组患者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优良率、术后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级.说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具有操作时间短、显露范围大、术中出血少、复位良好、术后髋关节功能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7.
针对某条或多条裂缝产油量较小或不产油这一问题,运用Green函数、Newman乘积方法和叠加原理,建立多段压裂水平井不均匀产油试井模型,将裂缝内流动划分为远离井筒的变质量线性流和靠近井筒的径向流表征裂缝有限导流,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得到考虑井筒存储和表皮效应的实空间井底压力解,绘制典型图版,并分析不均匀产油和裂缝参数对井底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段压裂水平井均匀产油和不均匀产油的压力和压力导数特征差异明显;两端裂缝产油量越大,压裂裂缝间距越大,裂缝半长越小,裂缝呈纺锤形分布时,缝间干扰越小,早期径向流越明显,在系统拟径向流之前出现一个新平台。与试井软件Saphir中的经典多级压裂水平井数值模型对比,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8.
 裂缝发育程度是影响裂缝性油气藏产能的决定因素。为了更好地揭示裂缝性油藏的发育特征,根据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成果结合FMI 成像测井资料,利用构造要素相关性分析及构造解析方法,探讨了Sinjar 隆起西部倾末端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injar 隆起西部裂缝发育特征在纵向上存在分层性,从深层向浅层裂缝走向呈现逆时针旋转的特征,认为裂缝的发育和早期张性大断裂在后期的走滑再活动有关。走滑断裂从深层到浅层逐渐偏离原断层走向,剪破裂方向从深层向浅层逐渐分叉,越往上破裂方向越远离主断层,同样影响了裂缝的走向。由于深层大断裂和浅层裂缝发育存在一定相关性,受深层断裂的影响,裂缝发育强度由Jaddala 组向Chilou 组逐渐变弱,而裂缝又是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关键元素,因此深层走滑断裂带发育的区域是寻找优质储层的有力目标。  相似文献   
39.
裂缝性储层压裂液滤失对裂缝的几何尺寸、支撑剂的分布都有较大的影响。现有裂缝性储层压裂液滤失模型都对天然裂缝进行了简化处理,认为天然裂缝对基质均匀切割,这与实际不符,不能准确反映裂缝分布的非均质性对压裂液滤失的影响。基于储层裂缝统计资料,应用概率统计、随机理论、Monte–Carlo 等方法,建立储层二维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并借助等效渗透率张量原理将裂缝性介质转化为均质各向异性连续介质,建立了基于渗透率张量的裂缝性储层压裂液滤失数学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分布及其与水力裂缝的位置关系的不同使得沿裂缝长度方向,滤失速度变化较大,若天然裂缝与水力裂缝连通,则压裂液滤失主要发生在连通处,文中模拟了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存在三处连通的情况,这三处的滤失量占裂缝总滤失量的45% 以上,建议对天然裂缝进行封堵。  相似文献   
40.
基于图像处理方法的岩石裂纹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石裂隙的识别在岩石工程应用领域中是很重要的.如何应用图像处理方法自动识别岩石图像中的各种裂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一项任务.因此提出的基于脊线检测算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强大的工具.这个算法在实验室和工程中都得到了检验,结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