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0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897篇
自然研究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61.
石油沥青涂层管线土壤环境腐蚀性因素的模糊聚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相关性数据处理和模糊聚类分析,对影响土壤环境腐蚀性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相关系数矩阵和聚类谱系图两者都表明,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很大,有些相对独立,研究发现影响土壤环境腐蚀性的23项因素在相关系数大于0.8的情况下,可明显地聚为6类,这对石油沥青涂层管线土壤腐蚀性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2.
本文应用最佳控制的离散最大原理,建立了井下轨道运输系统最佳营运的数学模型.以一个假设的例子介绍了建立模型过程和计算机求解方法.并求出了最佳营运计划.  相似文献   
63.
为有效利用和维护校园地下管网设施,按照实际用途、材料、埋深及坡度变化几个方面对校园管网进行了分类,利用原有图件和管理资料,采用物探手段和开挖调查法选取碎部点,获得了校园管网属性数据,通过MAPGIS组件将已有测绘成果纳入数据库,建立校园管网综合管理系统.该研究能够实现测绘与管理的双重目的,便于测绘成果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64.
在对淮南市区浅层地下水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模糊集理论对本研究区内的浅层地下水水质量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5.
以地下矿山工程中的岩体结构面信息为研究对象,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地质构造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将岩体结构面信息提取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利用Z+Flasercontrol点云数据处理程序和Geomagic Studio逆向工程软件对围岩点云信息进行预处理.基于Java语言开发了由点云数据获取结构面信息的点云数据处理系统,并应用Dips地质构造分析软件分析结果,结合人工测量数据验证此系统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和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自动、高精度和远距离测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66.
隧道施工使周边管线的附加应力及变形加大,严重影响管线安全,而管线监测通常落后于施工,只有正确地预估管线沉降和沉降规律才能保证施工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采用ANSYS分析软件,考虑管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模拟隧道台阶法施工的实际过程,探讨隧道浅埋暗挖施工对管线的影响,分析其沉降规律,并与实测值对比,研究管线直径、埋深、材质、埋置年代等对其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值略小于实测值,但沉降规律一致,地下水的损失以及地面荷载都将加大管线沉降;管线的最大沉降与管线直径大致成正比关系;埋深对管线变形的影响较大,近地面处随埋深的加大管线沉降加大,靠近管线处随埋深的加大沉降减小;不同材质管线的沉降从大到小依次是PVC管、混凝土管、铸铁管、钢管;壁厚对管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7.
进行了土-地下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分别测出了模型土中不同部位的加速度反应和地下结构的加速度与应变反应.对模型体系的加速度反应实测值进行整理分析了模型箱效应、试验各阶段系统的自振频率及阻尼比的变化情况和地下结构的加速度和应变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仅有水平加速度激振,峰值约为水平加速度峰值三分之二的竖向激振的参与,可使结构的反应增加,且应变反应的增量大于加速度反应的增量,地下结构横断面的变形仍以剪切变形为主;地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和应变反应的频谱分布有较大差异,应变反应中竖向振型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68.
基于随机介质移动理论,构建了采动影响型地下煤火诱发地表裂隙率的时空统一分布模型,并实例分析了矩形火区引发地表线(张)裂隙率、面裂隙率以及剪裂隙率的分布及动态变化规律。地表线(张)裂隙率、面裂隙率和剪裂隙率的极大值分别分布在采(燃)空区边界内侧约20 m (约为煤层厚度的3~4倍)的位置、四周边界线的四个中点位置和四个边角端点所对应的地表区域。随着煤层燃烧,垂直于煤火发展方向上的线裂隙率以及空区边界处对应的地表面裂隙率均呈半正态曲线形式变化并最终稳定于最大值;而剪裂隙率、煤火发展方向上的线裂隙率及空区内部对应的地表面裂隙率均呈正态曲线形式变化。  相似文献   
69.
以某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开挖为例,建立了三维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洞室群开挖后洞周围岩的变形特性并分析了锚索应力损失对周围岩体变形和应力状态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模拟方法的合理性和支护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围岩水平位移在洞室边墙中部最大,竖向位移在洞室拱顶最大,在洞室交叉部变形也较为显著;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接近,能良好地反映洞室实际开挖的过程和围岩的变形规律;锚索预应力损失达到某一程度时会使围岩水平位移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70.
该文介绍了地下管线探测数据内业检查的检查内容,提出建立检查规则,利用面向对象语言的接口特性,将管线检查规则与检查程序主体相分离的内业数据检查方法,并以管线碰撞检查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