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7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7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20篇
综合类   21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膜污染是膜在饮用水处理中遇到的最重要问题,为此,需要了解天然水中造成膜污染的物质.笔者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色质联机以及分子量分布手段分析膜清洗水,了解膜污染的物质构成.结果表明,引起膜污染的有机物主要是以烷烃类的非极性和弱极性的有机物;造成膜污染的无机离子主要是硅、铁、锌和锰等高价的阳离子,其中铁质量浓度最高.对膜清洗水进行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表明,小分子量的DOC容易污染膜;而UV254无论分子量大小,都会对膜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42.
运动、氧化应激与红细胞膜流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细胞膜对于红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维持尤为重要,其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就运动与氧化应激、氧化损伤与红细胞膜流动性以及与红细胞功能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3.
采用电沉积Pt在陶瓷膜的方法制得了一种新型的可用于醇类阳极氧化的陶瓷基底电极,采用在电沉积前用氧化钨的溶胶或硅钨酸或硅钼酸的溶液浸渍陶瓷膜的方法可将钨和钼添加到电极中.实验发现钨和钼的添加可以十分显著地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如对于甲醇的阳极氧化,添加硅钼酸的电极上的电流密度可达到187 mA/cm2,为相同条件下不含硅钼酸的电极的5倍多.对于乙醇的阳极氧化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提出了用氟化镧单晶膜作为敏感接点组成氟选择性电池测定水中氟化物的方法。建立了测定氟化物的实验条件 ;确定氟离子浓度的测定范围为 0 2~ 10 0mg·L- 1 ,相对误差小于 3% ,结果表明 ,此方法简便、实用、快速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 ,这种测定水中氟化物的方法 ,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5.
大豆肽的分级膜分离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截留不同分子质量(30000u、10000u和5000u)的切向流超滤膜将水解度为14.5%的大豆肽按分子质量分为4级,利用凝肢过滤色谱研究了大豆肽的分子质量分布及分级膜分离的效果,以及大豆肽膜分离时膜的通量和分离效能变化,并对不同分子质量段大豆肽的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级膜分离方法对大豆肽能进行有效的分离;水解度为14.5%的大豆肽中大多数的分子质量小于5000u;不同分子质量大豆肽的溶解性、粘度、起泡性和乳化性不同.采用全回流方式处理大豆肽粗品时,随着大豆肽浓度的提高,膜通量有所下降,但膜效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6.
乳状液型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状液型液膜法是一种先进的分离技术,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制乳中表面活性剂浓度、氢氧化钠浓度、油内比、试剂比、搅拌速度是影响制乳工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7.
求出伴有超滤的血液透析一维传质动力学模型的摄动解并与解析解进行对比,发现在较大超滤速率范围(0≤QF≤60mL/min),二者吻合得很好,最大相对偏差低于5%;从理论上阐明,伴有超滤血流透析的清除率望远小于两个过程单独进行时的清除率之和;此外,扼要介绍了该模型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8.
对用超滤法浓缩分离α-淀粉酶过程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料液浓度、膜面液体流速、操作压力等因素对超滤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醋酸纤维素超滤浓缩α-淀粉酶的过程可用扩散模型来描述,超滤时宜控制压力在0.3~0.4MPa范围内。用超滤法能有效地浓缩α-淀粉酶,酶的总回收率大于90%。此外,通过实验建立了分离过程的传质模型,为超滤法浓缩α-淀粉酶的工业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