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0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方型分离器进口气流速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型分离器是一种应用于循环流化床的新型气固分离装置,其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结构紧凑,易于大型化.为进一步优化入口带有加速段的方型分离器操作参数,在700m m ×700m m 的冷态实验台上实验研究了进口风速对分离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速度与d50 和d99 的关系与分离器结构有关,在比较合理的结构条件下,进口速度22.5m ·s- 1 时,d50 和d99 最低,d50 为27μm ,d99 为127μm ,流动阻力系数ξ为3.9  相似文献   
52.
扩展式旋风静电除尘器空气粉尘驱进速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扩展式旋风静电除尘器的降尘机理,描述空气粉尘的荷电过程,研究荷电粉尘的受力和运动规律,建立气流粉尘的动力学方程.计算粉尘的驱进速度,并讨论介质阻力系数对驱进速度的影响.最后给出在工业除尘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3.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物料平衡观点出发,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的一种模型。由此模型经数学推导出得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倍率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n,燃煤一次上升进入分离器的质量份额atm及循环燃烧份额rxh间的关系式。提出系统可能达到的最大循环倍率的概念。此关系式可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系统的一个设计准则,根据该准则设计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将能保证具有所要求的循环量,达到设计所预期的燃烧和传热方面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4.
在Visual C .NET2002集成环境下,使用ObjectARX2004与MFC的动态链接对Auto-CAD2004进行二次开发,以普通旋风除尘器参数化设计为例,简要地介绍了在此平台上进行参数化设计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55.
油气分离器内油滴运动轨迹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不考虑相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气相采用RNG k-ε(重整化群)湍流模型,油滴相采用随机轨道模型,对油气分离器一次油分内的油气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油气分离器内的流动分布和油滴的运动轨迹及分离机理.计算结果表明:一次油分内的速度场分布不均匀,而且靠近挡板底面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小,这样易使进入二次油分滤芯前较小的油滴分离;另外,不同粒径的油滴其运动轨迹差别很大,很明显,粒径大的油滴较容易分离;油滴入射的初始位置不同,其分离速度的差别较大,运动轨迹也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6.
本文讨论了高梯度磁分离器分离方程的解析解、初始保持的近似解、稳态解和数值解,对稳态解提出了反向波法予以修正,对数值解法提出了Treanor一四阶Taylor法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7.
根据试验装置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一套含尘气体中颗粒采样与测定方法,即采样位置的选择,采样点的布置,等速采样方法以及库尔特计数器测定粒度分布的技术等。通过试验结果的误差分析,证明这套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
采用浇铸浸渍法制备了PVA-x%ZrP(磷酸锆)(x=10, 15, 20)复合膜. 采用红外光谱(IR)和差热分析(DTA)对膜进行表征. 考察复合膜在不同电流密度(0~70 mA/cm2)下的膜压降和对VO2 /VO 2离子的渗透性. IR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膜中ZrP与PVA间产生相互作用, 使得PVA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 复合膜在165~170 ℃之间出现强吸热峰, 这是由于磷酸锆脱去结晶水及PVA分子内脱去化学吸附水, 于220 ℃开始出现一个较强的放热峰, 表明PVA的分子内羟基缩合脱水和磷酸锆开始发生相变. 复合膜的膜压降除了与电解液硫酸浓度有关外, 还与其中的ZrP含量有关, ZrP含量增加, 膜压降也提高, 但离子选择性也增加, 表明复合膜由其微结构中的电解液导电逐步向ZrP导电过渡;所制备的复合膜中, PVA-15%ZrP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9.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 3个输出变量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耦合 ,需设计解耦控制器 ,而 PID控制器控制效果不好 .根据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建立了其动态数学模型 ;根据反馈线性化的原理 ,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 .仿真表明 ,非线性控制与 PID控制的混合控制能有效地消除输出变量之间的耦合  相似文献   
60.
针对某电站在役锅炉汽包焊接缺陷,采用我国“在役含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规程(SAPV)”和英国“含缺陷结构完整性评定标准(简称R6)”的新版失效评定曲线,对其进行了安全评定。评定结果表明,Lr<0.8,aM2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