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9篇
系统科学   53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8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71.
通过直接检测交流电动机定子的电流和电压,实现对交流电动机转矩的直接控制- 以80C196KC单片机作为控制处理器,通过软硬件的设计,制成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并进行了试验- 试验表明该系统使电机转速和转矩波动大为减小,响应速度得到提高- 特别适用于高动态的场合  相似文献   
872.
介绍了借助于微机技术用 ZJ 型转矩传感器实现动力机械转矩、转速及功率的测试方法,提出了动力机械负载实验过程中的能量回收途径,并构成了实际装置。  相似文献   
873.
分析了冲击式电动扭矩测量的特点和现状,讨论了YDN-10L型积累式冲击扭矩测试仪的工作原理以及新型切割的晶花芯片传感器的关键技术;给出了测扭仪的静态标定,数据处理方法;推导出了积累扭矩测量的力学模型。该测试仪研制成功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满意应用,解决了冲击式积累扭矩标定及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874.
针对机器人动力学的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特点,为了高速、高精度地控制机器人,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智能控制策略.讨论了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的特殊性,指出模型中结构和非结构不确定性因素;研究了一种新型串级变结构神经网络(CVSNN);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CVSNN的机器人控制策略.以精密I号机器人为仿真对象,证明该算法能够较好地补偿结构与非结构不确定因素,收敛速度快,能够自适应地调节自身的结构.  相似文献   
875.
针对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存在较大的电流及转矩脉动问题,提出一种用新型逆变器减小转矩和电流脉动的方法,在原有普通逆变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Boost电路,使逆变器有三种不同的输出电压,形成十二电压矢量,定子磁链轨迹更接近圆形。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使逆变器开关频率减小,损耗降低,转矩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76.
本文介绍一个能将49阶以内的高阶传递函数降为2阶或3阶模型的软件包 bbbl.包括它的基本结构、应用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77.
地铁车辆三电平逆变器主传动系统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电平逆变器较两电平逆变器具有输出波形好、脉冲频率低、对器件耐压要求低、输出的谐波分量低等优点,三电平的牵引逆变器在日本和德国的地铁车辆中均已应用。直接转矩控制具有结构简单、转矩响应快以及对参数鲁棒性能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系统。现提出一种三电平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将磁链划分为12个区间,通过定子磁链观测和转矩计算,就可以得到使磁链为圆形的18个电压矢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三电平逆变器供电的异步电动机上有效地实现了基于18矢量法的DTC系统,并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878.
稳定精度是光电稳定(像)平台的核心指标,从实验的角度来研究稳定精度的非线性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为此建立了单轴稳定平台的物理模型,并建立了该平台的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分析动力学方程中的非线性因素,主要包括电刷摩擦、线扭矩、陀螺非线性、力矩波动。充分考虑影响因素,设计能够定性验证这些因素的实验平台(稳定框架和伺服控制系统)。利用单一变量原则,完成了四组对比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摩擦、陀螺性能以及力矩波动等因素对稳定精度影响显著。因此设计人员研制光电平台时,应该充分关注电机、陀螺等元件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879.
振荡剪切阀连续波发生器具有信号传输速率高、鲁棒性强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对于作用于剪切阀转子的水力转矩规律不明确制约了其发展。目前关于多相流影响下作用于任意形状振荡剪切阀阀口的水力转矩的研究尚不充分,对于水力转矩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本文基于流体动量定理,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分流量负载转矩分析模型,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加以验证,并分析了井深及钻井液性质对于水力转矩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 作用于振荡剪切阀的水力转矩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方向始终为使通流面积最大的方向,(2) 水力转矩随井深的增加略有减小,(3) 水力转矩随固相含量和液相密度的增加而增大,(4) 钻井液气相含量对水力转矩的影响很小。本研究结果可为剪切阀连续波发生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80.
针对传统稀土永磁电机稀土材料用量大、齿槽转矩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结构。首先,建立等效磁路模型;其次,对电机进行参数化建模,选取铁氧体宽度等电机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根据灵敏度结果,分别采用BBD算法与MOGA-Ⅱ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和CCD多目标算法优化;最后,确定电机的最优尺寸参数,分析比较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与传统V型电机的电磁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V型结构电机,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的转矩脉动与齿槽转矩分别降低14%和71%,且钕铁硼材料使用量减少14.3%。因此,所提出的新型电动汽车非对称混合磁极永磁电机结构有效解决了稀土材料用量大、齿槽转矩过高等问题,为汽车用永磁电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