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6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8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3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钛合金螺旋铣孔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螺旋铣削作为一种新工艺在钛合金制孔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表面粗糙度是评价钛合金孔加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基于Matlab建立钛合金螺旋铣孔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开展钛合金螺旋铣孔实验,研究发现:在0.15~0.25 mm/rev范围内,随着螺距的增大,钛合金孔表面粗糙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0.03~0.05 mm/tooth范围内,随着切向每齿进给的增大,表面粗糙度呈现先逐渐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类似的,在2 500~3 500 r/min范围内,随主轴转速的提高,表面粗糙度变化曲线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规律,但之后又有平缓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钛合金螺旋铣孔参数优化及表面粗糙的控制研究提供重要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2.
根据d电子设计理论设计了新型亚稳β合金Ti-35Nb-3.7Zr-1.3Mo-x O,研究了氧含量对该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金经固溶后主要为β相,其晶粒尺寸随氧含量提高而细化.低氧合金中存在少量α″相,氧元素对水淬α″相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冷轧后组织仍主要为β相,但因大变形后缺陷增多而结晶度降低.不同氧含量的合金冷轧后分别出现细针α″相、板条状ω相、锯齿孪晶以及应力诱发α″相等特殊组织.冷轧态Ti-35Nb-3.7Zr-1.3Mo-x O合金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硬度均随氧含量的提高而升高,但塑性变差.氧含量升高0.1%,则抗拉强度增加约100 MPa;氧含量升高0.3%,则维氏硬度升高约为50;弹性模量处于45~75 GPa之间.在氧含量超过0.6%以后,合金塑性明显变差.  相似文献   
83.
利用扫描电镜和背散射衍射技术研究了Ti-6Al-4V合金在不同锤锻变形方式下的组织与取向变化。结果显示:随着镦拔变形次数的增加,Ti-6Al-4V合金中α相及β相组织均趋于均匀,而且两相的取向聚集越不明显;进一步热处理后,锻造过程中形变储存能得到释放,在释放过程中两相也会发生一定的倾转,轴向三次镦拔或者换向三次镦拔对组织均匀性改善明显。综合分析发现,密排六方结构的α相的取向分布对变形方式较敏感:原始棒材以及一次镦拔时,合金中α相的取向{0001}基面织构占了很大部分;随着镦拔次数增多,形变能增加,虽然{0001}基面滑移被抑制,但是{1010}、{1120}等柱面滑移以及{0111}、{1123}等锥面滑移得以开动,大幅地增加了取向的种类,进而降低了取向的集中性,使得取向更趋均匀化。  相似文献   
84.
TC4钛合金平板高速撞击损伤及弹道极限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速撞击下TC4钛合金平板的损伤行为和弹道极限特性,首先利用空气炮和LS-DYNA软件对直径25.4 mm钢弹高速正撞击3 mm厚TC4钛合金平板的过程进行了实验和仿真分析研究,得到TC4钛合金平板的损伤结果和弹道极限速度;并基于实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进一步分析了平板厚度、撞击角度和弹头形状对TC4钛合金平板撞击损伤及弹道极限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板厚度越大,弹丸撞击角度越小,平板的弹道极限速度越大;而弹丸直径相同时,弹头形状对薄板的弹道极限速度有一定影响;此外,平板厚度、撞击角度及弹头形状对平板的撞击损伤形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5.
新型复合电接触材料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报导了一种新型电 研究开发成果。在目前普遍使用的银碳化钨-石墨体接触材料的基础上,添加适量的碳化钛,并采用化学包覆技术在添加物粉体的表面全量镀银制成Ag80(WC70TiC30)17C3(重量百分比)复合粉末,经粉末冶金工艺制成新型复合电接触材料。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并较原有的银基复合电接触材料节银达5%。该材料已制成元件装配在开关上,并通过了开关试验,表明该材料已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固体粉末法渗覆氮化钛和碳化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含钛和氮的化合物作渗剂,采用化学热处理方法,对20钢、45钢及W18Cr4V钢分别加热到850~950℃,保温6~8h,可以在试样表面得到TiN-TiC化合物层,层深0.3~2.2μm,显微硬度1894~1991HV,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保温时间情况下,化合物层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加深,在同一加热温度情况下,化合物层随保温时间延长而变厚。  相似文献   
87.
针对含钛汽车齿轮钢生产过程中加钛处理时经常出现的钛吸收率不稳定问题,开展了喂钛铁合金芯线法加钛的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提高钛的吸收率,平均吸收率达87.9%,而且钛吸收率稳定,工艺简便,处理时间短,仅3 m in左右,大大降低微调加钛的工艺时间,电耗和材料消耗大大降低,现场环境改善,污染降低.  相似文献   
88.
球磨环境对机械合金化合成纳米TiC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Ti粉和活性炭粉作为原始粉末在行星式球磨机(QM ISP2)上进行高能球磨,分别在低真空、高真空、Ar、空气+H2和H2等不同球磨环境下机械合金化合成TiC。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技术对合成产物进行物相和形貌分析,并用热力学和Maurice Courtney模型等理论对其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5种不同球磨环境下用Ti粉和活性炭粉都能合成TiC,其中在H2环境下的合成速度最快。H2对TiC的机械合金化合成具有加速作用,其机理是H2不仅能促使Ti与活性炭粉末细化,使断裂的新鲜表面保持清洁,而且能使Ti的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89.
田力  刘敏 《贵州科学》1994,12(1):40-44
本文报道在钛阴极上草酸还原制乙醛酸的电解工艺.测试结果表明:增加电解液中H~ 浓度,有助于乙醛酸的生成,主要表现为电能效率的提高;电解过程具有一适当电解周期;求得的乙醛酸理论分解电压E_d接近为一常数(-1.00v)。同时也探讨了乙醛酸分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0.
2 阳极保护的研究 2.1实验 2.1.1材料和试样 用牌号为TA2的锻压工业纯钛棒。经切割、机加工,最终获得中心有一深为8mm,直径为5mm螺纹孔的直径25mm×25mm圆柱状试样(图8)。中心螺纹孔旋入螺栓,以便电联接。此钛棒由宝鸡稀有金属加工厂提供,其化学成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