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60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1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99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中国西部地区地表多以戈壁沙漠为主,非常适合可控震源施工,随着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高密度、宽方位或全方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被大量应用,随之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阐述了可控震源从传统的多台多次组合激发,逐步发展形成的拆分振次技术、交替扫描技术、滑动扫描技术、拆分台次技术、谐波压制技术。这些技术突破了可控震源传统的扫描方法,通过相互结合,联合应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单炮激发成本大幅降低,很好地解决了高密度地震勘探的成本问题,有效推动了西部复杂探区高密度、高覆盖、全方位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推广应用。2005年以来,在对可控震源激发参数进行大量研究和试验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可控震源经济、高效的激发技术和参数优化方法。在TH盆地致密砂岩油气藏勘探中,不仅中浅层信噪比明显提高,同相轴连续性明显增强,同时深层以及煤下和层间弱反射层的信噪比也有较大提高,进一步推动了西部盆地致密砂岩油气藏的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122.
结合现行国家《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探讨了地震作用效应组合前后的最小地震剪力调整、竖向不规则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转换梁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调整以及板柱—抗震墙结构地震作用调整等各种情况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3.
三维地震数据体是反映地下地质构造的三维数字图象。本文提出一个三维地震数据体编码压缩的方法。该方法便于访问和显示三维地震数据体任意方向的剖面。该方法也适应对其它类型的三维数字图象,如各种医用、工业用的三维 CT 图象的压缩。  相似文献   
124.
声波测井与地震数据匹配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对常规采样方法改进的深时转换方法,其技术关键是在对测井曲线或反射系数序列进行深时转换时,将丢失的反射界面信息加回到按常规采样方法得到的序列中去。  相似文献   
125.
对振动台控制技术的台面补偿技术作了初步研究分析,其中包含几何交叉耦合补偿、倾覆力矩(OTM)补偿、偏心负载补偿和力平衡补偿,并分析了它们的原理和电路实现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126.
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导了框架结构采用橡胶支座隔震的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公式,根据龙格-库塔法利用MTALAB语言编制程序求解。结构设置橡胶隔震支座具有明显的隔震效果,能大幅减少结构地震动力反应的层间位移。隔震效果与等效刚度系数kr、等效阻尼系数cr 有关,二者合理组合可得到很好的隔震效果。当kr=95000 kN/m,cr=20000 kN/ms,隔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7.
为了有效抑制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及主结构的过大位移,设计了"顶吸基隔"减震结构并提出了相应的非平稳随机反应分析新方法.通过在基础隔震结构的顶部布置调谐质量阻尼器来构建减震结构,分别采用Bouc-Wen模型及其刚度退化模型模拟隔震层及各楼层的滞回特性.通过在精细积分法中引入复化Cotes积分,并结合虚拟激励法,提出了求解减震结构非平稳随机反应的CCIM法.依据首次超越破坏准则,建立了以结构层间位移角为评价指标的动力可靠度极限状态方程.通过分别采用CCIM、蒙特卡罗法和时域显式蒙特卡罗法对减震结构进行随机反应分析,验证了CCIM具有高效率和高精度的特点.以一座30层钢框架结构为算例,分别计算了减震结构、基础隔震结构和未控制结构在8度和9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随机反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顶吸基隔"减震结构的整体可靠度比基础隔震结构和未隔震结构的都要高,该减震结构具有极大的工程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8.
及有限元参数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实腹式型钢混凝土(SSRC)十字形异形柱的抗震性能,对4个不同轴压比、配钢率、加载方向的SSRC十字形异形柱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了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骨架曲线、位移延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剪跨比较大时,试件发生弯曲破坏;试件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位移延性系数均大于3,破坏位移角在1/28~1/16之间.采用ANSYS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考虑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分析比较了轴压比、配钢率及加载方向三个参数对试件承载力及延性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试验及有限元分析均表明:SSRC十字形异形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塑性变形能力,可以应用于高抗震设防烈度区的多高层建筑中.  相似文献   
129.
大跨度结构多点地震反应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比较了直接求解法、位移输入法、相对运动法和大质量法4种不同多点地震动输入下大跨度结构地震反应的计算方法.以一实际工程为例进行了算例计算和结果比较,数值结果表明,直接求解法、位移输入法和相对运动法3种方法的计算精度较高,建议采用.大质量法计算结构加速度反应精度较高,但是位移和内力反应会出现严重的失真现象.位移失真原因主要是由程序中数值积分引起的,且大质量法并不能保证计算中的地震位移输入和实际的位移激励一致.  相似文献   
130.
以某双塔飘浮体系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比分析了拉索限位器和黏滞阻尼器两种减隔震装置在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的减震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拉索限位器和黏滞阻尼器联合使用方式对飘浮体系斜拉桥纵桥向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拉索限位器同黏滞阻尼器相比,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结构位移,而黏滞阻尼器在内力控制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联合使用方式有助于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拉索限位器控制梁端位移、黏滞阻尼器改善塔底受力的理想状况,是一种更为经济有效的减震措施,且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同样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