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72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539篇
系统科学   384篇
丛书文集   222篇
教育与普及   3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57篇
综合类   7630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425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48篇
  2008年   383篇
  2007年   497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56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最小热阻力法则和均匀化方法估算了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等效导热系数.用ANSYS模拟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二维单元胞体的热传导,发现对热阻网络的横向热阻的极端考虑会给计算结果带来误差.用ANSYS计算的三维单元体模型的等效导热系数值与3种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发现用假设横向热阻无穷小与假设横向热阻无穷大求得的单元体等效热阻的平均值作为单元体的等效热阻来求单元体等效导热系数更精确,最后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实验值与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计算值偏差仅为0.2%,证明用该方法来估算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导热系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2.
针对原VPMCD方法在参数估计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用BP神经网络非线性回归方法代替原方法中的最小二乘法,解决了最小二乘法中存在的病态问题,因此,提出了改进多变量预测模型(Variable predictive mode based class discriminate,简称VPMCD)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EMD)方法对滚动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个单分量信号,然后提取各分量奇异值组成特征向量作为改进VPMCD的输入,最后对滚动轴承工作状态和故障类型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在某型175F风冷柴油机上加装惯性增压管、改进冷却系统等措施,同时采用热电偶测量喷油嘴温度场的方法,对风冷柴油机喷油嘴热负荷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这些措施能降低喷油嘴热负荷;特别是同时加装惯性增压管和改进冷却系统,在115%负荷工况下喷油嘴高温区温度降低了29℃,其温度梯度、圆周温差也均有改善.  相似文献   
994.
皖南地区民居建筑的墙体热工性能是影响其室内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该地区特殊构造的空斗墙体的热工性能进行深入研究,根据热工原理,以热阻和传热系数值为衡量标准,针对特殊构造的空斗墙提出较科学的计算方法,对比空斗墙体在不同砌筑方式、不同墙体材料以及不同空腔填充材料条件下的热阻及传热系数值,并与实体墙对比分析,得到空斗墙体的K值大小规律为全斗无眠﹥一眠三斗﹥一眠二斗﹥一眠一斗;填有黄泥的空斗墙热阻值较空气间层空斗墙提高约16%;较中间层均为黄泥的青砖空斗墙热阻比粘土砖空斗墙的热阻高出10%;青砖实体墙较粘土砖实体墙热阻能高出14%.由结果分析得到,空斗墙比实体墙的热稳定性强,保温性能好;青砖较粘土砖的热阻值更大,更为节能,而空斗墙体的热工性能与空腔的体积无正比关系,空斗墙体空腔中的填充材料性能是影响墙体热工性能的主要因素,填充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墙体热工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995.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和燃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城市污水污泥分别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进行热解和燃烧特性实验研究,分析了污泥在不同气氛条件下热解及燃烧的反应机理,并采用微分法确定了燃烧反应的机理方程,求出污水污泥反应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实验研究的结果为污泥流化床焚烧炉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6.
为了研究热源强迫对大气长波调整的作用,利用考虑热源强迫和涡动耗散的β通道准地转正压位涡方程,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揭示了热源强迫及热源强迫下基流和初始场对长波调整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除了非线性作用和基流的纬向非均匀性外,热源强迫也是长波调整的机制之一。在有热源强迫时,初始波动和热源强迫在纬向结构上的差异是长波出现调整的关键因子。强迫的纬向非均匀性有利于调整的出现,但调整对强迫的经向非均匀性不敏感。基流较大或较小时,都不利于调整现象的发生;而较大的基流切变能够加速调整的出现。热源强迫相同时,初始波动的振幅越小,流场演变越快,波动出现调整的时间就越早;当振幅取较大值时,则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997.
矩阵完备化是基于部分观测数据来完成全部矩阵预测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矩阵中大多数据依然是空白的,需要补充,即大数据存在矩阵完备化的问题.本文利用谱正则化模型和算法来解决大数据的矩阵完备化问题,该方法将矩阵完备化问题整理成核范数最小二乘问题,再通过截断奇异值分解、软输入算法和硬输入算法给出了一系列正则化低秩解.最后基于实际的Netflix 大数据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针对多媒体产品的产权保护问题,利用数字图像为研究对象,采用小波包和人类视觉特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数字图像水印的生成、嵌入与提取过程,并通过实验对算法嵌入的水印进行攻击,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很大的嵌入容量,同时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9.
The influence of mica particles on the rheolog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poly( lactic acid)( PLA) / mica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apillary rheometer and thermogravimetric( TG)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A / mica blends are nonNewtonian pseudoplastic and display shear-thinning. The value of non-Newtonian index of the blends melt decreased obviously with the addition of mica particles but somehow even increased when shear rate exceeded 4 500 s- 1. In this work,it could be indicated that appropriate amount of mica particles could somehow enhance the resistance of PLA melt under high shear rate to deviate from Newtonian fluid. TG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LA decreases a little after the incorporation of the mica particles.As mica particles decompose in a completely different way in contrast to PLA,this abnormal decrease of thermal stability of PLA / mica composite may be attributed to moisture stored between mica layers released at high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000.
以实测大地电磁信号为分析对象,对比研究了小波分析和Hilbert-Huang变换在大地电磁(magnetotelluric,MT)信号分解和时频分析上面的特点.给出了小波分析和Hilbert-Huang变换的数学原理,分析了2种方法在MT信号分解中的分解方法及其物理意义,讨论了2种方法在MT信号时频谱表征能力上的异同,为大地电磁信号分析方法的选择提供用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