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5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将中上扬子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与具有相似构造沉积背景的Fort Worth盆地Bar-nett页岩进行对比研究,揭示龙马溪组页岩与Barnett页岩的相似性和变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与Barnett页岩具有相似的沉积背景、岩性组合和隆升演化模式,但龙马溪组页岩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的改造和叠加,不同构造单元的变形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断裂组合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裂缝,构造变形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上扬子区龙马溪组页岩气的成藏和破坏。根据龙马溪组页岩现今的残存厚度,结合构造变形的强度,提出川南和川东鄂西页岩发育带均为有利的页岩气勘探潜力区带,但川南页岩发育带优于川东鄂西页岩发育带。两个有利勘探区带内变形相对较弱、远离断裂带和原生裂缝不甚发育区是页岩气富集成藏的有利区域,应为页岩气藏勘探的首选目标区。  相似文献   
82.
在搜集前人相关测试数据,对龙门山中段马松岭矿区出露广泛的变火山岩及其准同期变辉绿岩、赋矿火山-沉积围岩进行补充采样和测试基础上,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马松岭矿区变火山-沉积岩系主体为变岛弧钙碱系列,含少量变大洋岛碱性玄武岩和变正常沉积岩,形成环境为张裂岛弧;彭州式铜矿可能是在VMS型矿胚基础上经后期改造而成;与火山沉积岩系准同期的变辉绿岩为岛弧拉斑系列,因受到不断成熟的过渡壳物质混杂,而主体显高铝系列特征。  相似文献   
83.
根据沉积层序、构造变形样式及地层接触关系,将黔南拗陷沉积盖层划分为3大构造层,并重新划分黔南拗陷的构造区划。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地球物理资料,按黔南拗陷断裂特征及其不同部位构造变形强度的差异,将黔南拗陷划分为叠瓦冲断变形区和褶皱冲断变形区。黔南拗陷具有东西分带、上下分层的特点。依据各构造单元变形强度等相关要素的评价,优选出长顺凹陷为相对稳定的油气保存区,结合该区的石油地质条件,指出长顺凹陷为下步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84.
以连续介质力学为基础,以地块动力学为指南,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的主震断层的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定量分析.讨论了地块-地块、地块-断层和断层-断层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应变能随断层破裂传播发生了迁移,在特定的边界条件下,能量场随断层的扩展而向边界迁移.从位移场、应力场和能量场的分布,对地震断层破裂的机制作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引发了川滇地区的地应力调整活动,该地震后在汶川-茂县断裂层上仍是应变能的集中分布区域,应该有能量释放.  相似文献   
85.
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大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在其未来震中区近处,常会表现平静。但着眼于全球大尺度规模,则可观测到颇具特色的地震活动性图像。较为普遍出现的图像是直线型与圆弧型,以及构成这些图像的主要地震事件的等间距性。本文认为大地震发震结构可以具有全球规模的大尺度,这些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主控着大地震发震的短临进程,对认识地震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中还给出中国近年发生的数次大震(1976唐山M7.8;2001昆仑山口西M8.1;2008汶川M8.0)前呈现的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很明显它们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86.
针对大兴井田断裂构造、岩浆侵入体等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十分发育,对煤矿生产影响等问题,在综合分析大兴井田地质资料和井下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井田断裂构造的发育、展布规律及侵入体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总结出断裂构造特征及对侵入体的控制作用,为大兴井田采掘生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莱芜盆地构造演化特征及其对水文地质特征的影响,利用平衡剖面原理结合资料分析对莱芜盆地伸展速率、主要断裂活动速率进行计算,恢复了盆地构造演化史。利用96口钻孔及饮水井调查数据,将盆地岩溶水系统模式划分为"顺置式"和"逆置式"两种,并从构造位置、含水岩组类型、岩溶地下水补排条件及水化学性质对比分析其特征;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研究了枣园、吴小庄-双泉村2处受燕山期岩浆侵入影响形成的岩溶地下水富集带的水文地质特征;钻探结果,盆地部分地区古近系地层发育半固结砂砾岩,含水岩组兼具孔隙水及裂隙水特征,富水性好。  相似文献   
88.
 柴达木盆地沉积有巨厚的晚新生代沉积物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研究晚新生代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构造运动与盆地演化、成盐成矿规律的理想地区。通过对柴达木盆地钻孔和剖面的含盐地层测年数据进行总结,并与青藏高原第四纪冰川活动和构造运动进行对比,认为柴达木盆地成盐期与青藏高原第四纪冰期及构造运动阶段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柴达木盆地西部盐湖和干盐湖中通常发育有倒数第二次冰期及末次冰期的石盐层,某些盐湖中还有希夏邦玛冰期、望昆冰期、中梁赣冰期的石盐层;迄今为止在柴达木盆地东部的察尔汗盐湖区中仅发现末次冰期以来的石盐层。冰期环境下的干冷气候及冰川扩张,造成盐湖补给水源的减少,有利于盐类物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陆源碎屑岩的沉积环境、风化程度及物源,对该凹陷内的吉174井岩心样品中的泥岩进行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实验分析。研究了芦草沟组泥岩氧化还原敏感微量元素比值、化学蚀变指数(CIA)、稀土元素含量与比值特征、泥岩源区岩性分布和古构造背景。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中二叠世水体为贫氧的弱还原-还原环境;碎屑颗粒从物源区到沉积盆地经历了低强度的风化与简单循环过程;研究区母岩以凹陷西南部依林黑比尔根山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为主,有部分基性岩及古老沉积物混入,具有多源性;沉积构造背景属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90.
安宁河裂谷位于"攀西裂谷"的中轴部位,近期研究发现,裂谷区有显著的地壳引张作用,存在地幔隆起与热对流。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地球物理、断裂、沉积、地震、地应力和地形变等资料,认为安宁河裂谷区现在正处于明显的构造活化状态。这种活化受上地壳塑性流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和地幔隆起产生的应力张量的共同作用。据此提出一个新的裂谷活化地壳力源模型,认为在研究区特定的地球动力环境下,以安宁河裂谷为中心,再现岩浆活动和地壳裂陷并非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