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解决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再利用问题,在统计数据与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利用草谷比系数、可收集利用系数、养分含量对张掖市秸秆产量及养分进行了估算,2008-2012年秸秆的估算产量为582.06万吨,含氮3.11万吨,磷1.87万吨,钾4.98万吨,分析了张掖市秸秆的利用现状.为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以张掖市2012年129.99万吨秸秆资源为基础,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设计构建了包括肥料、饲料、食用菌、沼气、生活燃料、工业产品等6个链条在内的秸秆资源静脉产业链,可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多产生8.87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为张掖市及其他地区提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及清洁生产的有效范式.  相似文献   
32.
白腐菌对小麦秸秆腐熟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堆肥试验,考察白腐菌对小麦秸秆的腐熟作用.结果表明:添加白腐菌的各处理均明显好于对照处理.与自然发酵的CK1相比,腐熟时间由30天,缩短为14天.与加了腐熟剂的CK2比较,发酵时间提前2-4天.腐熟剂处理木质素降解率为21.1%,添加白腐菌的T3处理降解率可达64.5%,较单独腐熟剂的对照处理降解率高43.5%.且综合考察秸秆腐熟效果,初步确定白腐菌添加量为10ml/750g.  相似文献   
33.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碱法提取戊聚糖,选择合适的酯化体系(氯磺酸/吡啶法、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吡啶法、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N,N-二甲基甲酰胺法、浓硫酸法),磺化修饰制备戊聚糖硫酸酯。实验最终确定了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合成戊聚糖硫酸酯,产物结构特征经UV,IR确证。  相似文献   
34.
<正>本文研究了小麦草4种级分(节间、叶鞘、节和穗)烧碱-蒽醌法的蒸煮特性。揭示了小麦草4种级分在相同蒸煮条件下,在木质素、碳水化合物和灰分的溶出以及碱耗的变化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35.
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万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8):1737-1739,1744
为了探明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设计了4个处理:新型旱直播(NDD),常规旱直播(CDD),水直播(DW)和机插秧(MT)。数据分析表明,NDD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增长效果最显著,CDD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增加效果最明显。本研究表明,新型旱直播对于土壤养分的综合提高效果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36.
以玉米秸秆、 树枝和树叶3种生物质废弃物为原料, 分别采用差热/热重分析(TG/DTG)、 红外光谱(FT IR)、 Boehm滴定及X射线衍射(XRD)方法考察热解温度为350,550,750 ℃时制备的生物质炭结构及组成特征. 结果表明: 玉米秸秆原料的热稳定性最低, 热解过程中质量损失最大, 其次是树枝和树叶; 玉米秸秆原料的XRD谱弥散程度最大, 构成炭的微晶层数相对较少; 不同原料在相同温度制备的生物质炭, 其单位质量含有的表面官能团种类和总量相近, 但pH值差别较大, 其中玉米秸秆制成的生物质炭pH最大; 随着温度的升高, 相同原料制备生物质炭的芳香化程度增加, 表面官能团总量减少, pH值升高,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特征峰消失, 结构趋于石墨微晶.  相似文献   
37.
 为考察农业废弃物大豆秸秆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以大豆秸秆为原料、柠檬酸为改性剂,制备出一种柠檬酸改性大豆秸秆吸附剂(CA-SS),对其进行扫描电镜测试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对比研究了大豆秸秆改性前后对铜离子(Cu2+)的吸附性能,分析了Cu2+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镍离子(Ni2+)对Cu2+吸附的影响,探讨了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改性过程保留了大豆秸秆的多孔结构,并为其添加了羧基功能团;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 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大豆秸秆经过改性对Cu2+的吸附能力由10.44 mg/g 提高到了19.14 mg/g,主要是因为柠檬酸为大豆秸秆提供了起离子交换作用的羧基功能团;Ni2+未能影响CA-SS 对Cu2+的吸附,而Cu2+抑制了CA-SS 对Ni2+的吸附。CA-SS 是一种对Cu2+有较好吸附性能的廉价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38.
香蕉杆粉培养木霉菌适宜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的目的是以香蕉杆粉作为主要碳源,把康氏(T richod erm a K on ing ii)木霉菌接种到发酵料上,用以生产纤维素酶,并制成酶曲用以降解粗饲料的纤维素.试验探讨了加水量、pH初始值、接种量和温度四个因素对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条件为加水量200%~250%,pH初始值为6.0,接种量1.5%~3.5%,温度30±2℃时,每克酶曲对CM C的糖化能力最高.  相似文献   
39.
采用常规碱抽提(E)、氧加强的碱抽提(EO)、H2O2强化的碱抽提(EP)、氧和H2O2强化的碱抽提(EOP)对ClO2脱木素(D0)麦草浆进行改性,考查不同碱抽提方式的改性效果在后续漂段(D1)的体现,并就不同无元素氯(ECF)漂白流程(D0ED1、D0P、D0A/QP、D0EP、D0EPD1、D0EPP)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碱抽提方式对D0浆木素的改性效果不同,就对后续漂段D1的影响而言,4种不同碱抽提方式下纸浆的可漂性顺序为D0EOPD0EPD0EOD0E;在4种碱抽提方式所对应的D0ED1漂白流程中,D1段ClO2用量的增加对白度的提升是有限的,以0.8%~1.0%为佳;D0EPD1和D0EPP流程漂白效果优于其它流程,采用D0EPD1和D0EPP流程漂后白度可分别达到82.3%ISO和83.8%ISO,均适用于麦草浆短序ECF漂白.  相似文献   
40.
绿氧与NaOH组合处理对玉米秸厌氧消化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绿氧(GO)与NaOH组合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不同GO添加量对玉米秸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氧与NaOH组合预处理可使产气高峰提前,在2%NaOH中分别添加0.05%GO(1#)和0.1%GO(2#)的预处理样品T80时间为31 d和34 d,比2%NaOH预处理样品(3#)分别缩短了5 d和2 d;总产气量较3#样品都有明显的提高,其中1#样品总产气量为40750mL,是3#样品的1.1倍;其反应后总固体(TS)、挥发性固体(VS)减少的也最多,分别由32.8%和47.8%提高到了37%和50.9%。因此,绿氧(GO)与NaOH组合可以提高秸秆的可生物降解性和发酵产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