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7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346篇
系统科学   170篇
丛书文集   137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6篇
综合类   5668篇
自然研究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16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4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28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西门子PCS7系统在加热炉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SIEMENS公司的过程控制系统PCS7V6. 0完成加热炉热工控制的方法,阐述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配置、控制系统完成的功能和控制的难点与实现。整个加热炉控制系统配置为双CPU冗余,采用冗余环形工业以太网、欧洲流行的PROFIBUSDP现场总线和分布式I/OET200M结构。采用PROFIBUS-DP协议的ET200MI/O站冗余通讯接口和电缆,实现与双控制器(CPU)的冗余通讯。  相似文献   
82.
针对工业炉温度系统存在的混沌现象,借助模糊控制技术,克服了用传统PID难于控制的炉温混沌现象;系统的仿真与实际运行效果表明:模糊控制是克服混沌现象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3.
介绍了DSP在电力系统谐波测量中的应用及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系统采用DSP芯片TMS320LF2407A和高精度A D芯片MAX125实现谐波分析的功能,与传统的单片机测量系统相比,在实时性、精度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且硬件软件实现简单.  相似文献   
84.
本文利用静电场的叠加原理给出了电介质边界条件的直接证明,并对电介质边界条件的成因作了直观的解释.  相似文献   
85.
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铝涂层。用Q235钢、铝涂层和封孔铝涂层3种试样进行400℃和500℃涂层氧化和失效试验,并绘制了氧化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在500℃以下,在Q235钢基体上电弧喷涂铝涂层和封孔铝涂层可以提高试样的抗氧化能力,但只是在短期内有效。在相同的温度下,封孔铝涂层试样氧化速度最低,铝涂层试样和Q235钢试样的氧化速度大约分别是它的2倍和3倍。氧化过程中,氧化气体渗透到涂层内部,Al2O3膜不断生成、破碎和剥落,并在涂层颗粒机械结合部位堆积,产生的张应力造成涂层的内聚强度降低,塑性和密封性能变差,防腐作用减弱,这是涂层氧化和失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6.
为了进一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减少井下掘进工作面无计划停风,采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对掘进工作面供风。介绍了双风机双电源及自动切换通风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阐述了自动切换装置的设计思路和工作原理以及日常运行和维护的要点。  相似文献   
87.
浅论10 kV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0 kV供电系统在铁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几种常用的电流保护,对铁路10 kV系统中继电保护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8.
无熔深堆焊铜熔池图像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视觉法检测熔池的取像机理和钨极氩弧焊(TIG焊)电弧光谱的基础上,提出了近红外波段取像铜熔池的思路,并设计出基于不同取像机理的多种复合窄带滤光系统.采用普通电荷耦合(CCD)传感器从正面拍摄了铜熔池,并对不同观察窗口下的取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了相对较佳、可获得较清晰的铜熔池图像的取像窗口.最后分析了TIG焊铜熔池图像的特征,并与TIG焊钢熔池图像比较后发现:在近红外波段,铜熔池比钢熔池难于获得清晰的图像.  相似文献   
89.
提出了利用二次模变换计算同杆双回输电线路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稳态值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变换矩阵T进行相模变换,将相量转化为模量,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变换矩阵H进行第二次模变换,将一次模量转化为二次模量,然后在二次模域中建立计算潜供电流与恢复电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与一次模方程相比,方程和未知数的个数减少了一半, 使得计算量减少,且易于编程实现.对某实际线路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EMTP计算结果一致,表明此方法为进行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稳态计算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和选择.  相似文献   
90.
The aim of the work was to investigate the fate of injectant coal in blast furnaces and the origin of extractable materials in blast furnace carryover dusts. Two sets of samples including injectant coal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rryover dusts from a full sized blast furnace and a pilot scale rig have been examined. The samples were extracted using 1-methyl-2-pyrrolidinone (NMP) solvent and the extracts studied by size exclusion chromatography (SEC). The blast furnace carryover dust extracts contained high molecular weight carbonaceous material, of apparent mass corresponding to 107?108 u, by polystyrene calibration. In contrast, the feed coke and char prepared in a wire mesh reactor under high temperature conditions did not give any extractable material. Meanwhile, controlled combustion experiments in a high-pressure wire mesh reactor suggest that the extent of combustion of injectant coal in the blast furnace tuyeres and raceways is limited by time of exposure and very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It is thus likely that the extractable, soot-like material in the blast furnace dust originated in tars is released by the injectant coa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unburned tars were thermally altered during the upward path within the furnace, giving rise to the formation of heavy molecular weight (soot-lik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